后,他再次下达了对克拉格部落营地进行大规模攻击的命令。
只是这次克洛林要显得谨慎了许多,在几位萨满的建议下,他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他不再选择一味的冲锋,而是以巨型方阵战略向着对面的部落缓缓移动。在最前面,每个野蛮人战士都配备了盾牌,尽管那些盾牌形状、大小和厚度不一,但是至少它们仍旧能够给底下的战士给予一定的防护。
方阵的外围是手执长柄巨斧的战士,中间则是掷斧手。不过在方阵的最前方,有一个数十人组成的小的冲锋队,显然,为了防止第一次的错误发生,这次克洛林配备了一支敢死队,这样即使是在遇到了什么陷阱或者伏击的时候,他的军队也可以拥有缓冲的余地。
不过他的试探这次没有遇到丝毫的阻挡。直到在接近到对方部落营地三百英尺左右距离的时候,他们才收到来自对面战士第一只飞斧的问候,不过这时候来自流亡的影月及战歌部落的战士们已经占不到什么优势,因为他们同样也收到了来自对面掷斧手们更加猛烈的致意。受过一次惊吓的麦西尼恩战士恨不得将手中的斧头全部一次扔到他们对手的头上,瞬间暴风雨般的攻击使得寒石部落营地前方那简易的木头栅栏立即变成了一地碎木,而来自麦西尼恩的野蛮人战士们则在这劈天盖地的斧头暴雨中开始了又一次猛烈的冲锋。
由于受到了克洛林大军远程部队的强力压制,克拉格的战士们对于对面大军的冲锋显得毫无应对之力。站在石屋之中看着这一切的克洛尼斯面色凝重,没有谁比他更加清楚现在部落中究竟还剩下多少东西可以拿来应对来自麦西尼恩的大军了。第一次的对阵已经足够完美,但是这并不能给克拉格带来决定性的胜利,因为克洛尼斯手中的士兵和物资给养更加匮乏,仅仅在第一轮的掷斧对战中,他们就被克洛林的战士给彻底压制住了,这并非是因为战斗技艺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此时在他们的手中,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斧头可以用来随意挥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焚骨沙漠中的野蛮人大多仍旧停留在迹近原始的社会状态之中。就连人族和矮人社会中最为常见的铸铁工艺,也只能在像黑骨和血牙这样的大型部落里面才能够看得到,而且铁匠还大部分是源自于与埃斯加特帝国战争中所俘获的人族奴隶,不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量,野蛮人们都实在是令人无法恭维。本来焚风谷也拥有自己的铁匠,不过在连绵不断的战争和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中,难以想象的物资匮乏使得他们早已经失去铸造铁器的能力。
在不断的流亡途中,战士们也只能携带最基本的武器和生活用品,因此,在流亡的影月和战歌部落定居克拉格之后,他们能用的武器实在是少得可怜,更遑论是在战争中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奢侈品的飞斧。克洛尼斯已经将绝大多数的斧头配备给了第一次埋伏着的掷斧手战士,而对于第二次克洛林大军的进攻,老萨满实际上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按照克洛尼斯的想法,他们干脆直接放弃了与来自麦西尼恩的军队进行远程对攻的想法,毕竟,石头无法与锋利的飞斧相比。老萨满决定与他们进行一场真正的肉搏战。在老萨满看来,尽管对方有着两倍以上的兵力和巨大的资源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是不可击败的。而阵地战还有着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他们不用再担心受到对方的远程攻击,没有任何一名指挥官会愚蠢到在自己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还让远程部队不停的攻击混战中的双方。
在接近到五十英尺距离的时候,这时麦西尼恩的掷斧手们的攻击已经变得不再像方才般猛烈,而这时焚风谷的战士们突然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在这个距离上面,石头也已经能够造成足够的杀伤,在劈天盖地的石块攻击下,处于猛烈冲锋中的野蛮人战士不由得放缓了他们的脚步,他们本能的举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