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3 / 6)

英尺的火焰十字巨剑显得极为醒目,被派出去试探敌军的弗兰德斯先头部队甚至都还没有见到对方将军的模样就全军覆没了。

这件事情使得暂时掌控大军的梅森大公进一步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艰巨程度,他一方面急令帝国的各个行省务必迅速召集援军火速赶往水晶之城,另一方面,他对于水晶之城的城防又进行了一次加固工作。拒事出仓促,但是这仍然令水晶之城再次以一座雄伟要塞的样子重新被盛世中的人们记了起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战争是埃斯加特帝国和弗兰德斯帝国之间发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虽然双方都准备得极为仓促,但是两大帝国仅仅在这场战场上就投入了超过三十万的军队,这已经是接近于它们的极限了,两大帝国的精锐部队几乎尽数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仅埃斯加特帝国方面出动的大军甚至就超过了二十万,不过这其中有大部分的功劳需要算在光明教会的头上,因为受到教皇的感召,大约有十万的光明教会教徒纷纷不远万里赶到了水晶之城,这其中约一半的民众是来自于附近的弗兰德斯,甚至还有小部分的帝**队和牧师也趁着深夜逃到了对方的阵营。在诸族之战中,被吟游诗人们所传诵的那些有关于天界的神迹总是被有意无意的扩大了,在光明教会和埃斯加特帝国再次卷土重来的时候,大多数信奉光明诸神的教徒仍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光明教会,尤其是那些曾经在诸神之战中经历过神迹的人们。

在弗兰德斯帝国国王仍然身受重伤的时候,这些事情无疑令战局进一步向着弗兰德斯不利的方向发展。在弗兰德斯帝国的第一拨军队受挫之后,梅森大公就知道了对方阵营里面肯定来了水妖王和克尔格雷恩,而己方现在的强者仅剩下米斯特一人,而且他还在与弗尔泰斯特的战斗中身受重伤,即使强行出战,恐怕也难以扭转整个不利的局面。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面,双方都只是试探性的接触了一番,当然,进攻的一方来自于埃斯加特。按照克莱门特的意见,时间越久,前往己方阵营的军队将会越来越多,这无疑会加大自己获胜的砝码。梅森大公虽然非常清楚教皇的真实意图,但是他却对此感到无能为力,他更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出城迎击,尤其是在对方有着两位大魔导师助阵的情况下,即便原本势均力敌的双方也会因此而变成一边倒的局面,更何况对方拥有数量远超过自己的军队。

拒形势对弗兰德斯帝国来讲看起来已经变得不能更坏一些,但是有一件事情仍然足以值得大公欣慰,那就是冒险者公会和盗贼公会同时宣布脱离埃斯加特帝国和光明教会,与弗兰德斯帝国一起抵抗入侵的联军,这使得弗兰德斯帝国凭空多出了近万名拥有良好战斗素养的冒险者和雇佣军,以及暗杀者和盗贼。当然,还多出了一名圣域强者,那就是骑在银飞马上面的骑士“银发加尔”。虽然他的实力或许比不上克尔格雷恩,但是这已经是除了米斯特之外弗兰德斯帝国阵营可以拿得出来的最强骑士了。不仅如此,原先埃斯加特帝国的宫廷**师,早已经是召唤系和土系魔法的大魔导师拉尔森也因为奥古斯透子的垮台而选择投奔了弗兰德斯,宫廷**师和两大公会首领的及时加盟也无疑给头痛中的梅森大公增添上了那么一丝的底气。

在拥有光明教会和普鲁顿两大势力的相助下,埃斯加特帝**队的战斗进程大大的加快了。由于吃定了梅森大公不会出城决战,因此虽然主力暂时留在水晶之城等待大军集结,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以多利亚克大公爵原先麾下战斗力极强的索尼娅骑士营为主的军队开始跨越安格尼斯海岸开始由亚美尼亚登陆,然后顺着弗兰德斯帝国的哥特行省一路南下,原本大约有三万人的军队在沿途不断接受了那些光明教会信徒的加入后迅速膨胀,以致于在离开哥特行省的时候已经如同滚雪球一样的变成了一支拥有十万人的庞大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