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桌案上翻出来了一个册子:

“都在这上面了,城里城外的都加起来,有三千多人,这些人中有些人的丈夫儿子已经战死了,也有些被征兵。”

征兵的政策确实是会留下一个儿子在家中照看,但是落实到底下总有为了凑人数都征上来的,也有的人是家里实在困难,当兵还能得回去些饷银。

“洛大人,这些妇孺在家生活困苦,有的尚且能凭借些手艺度日,有的只能靠郡王发下去的救济粮,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我倒是有一个主意能解她们的困境。”

洛月离好奇:

“什么主意?”

“现在是战时,这些妇孺于冲锋陷阵虽然是帮不上忙,但是可以做别的,前几天我还听王爷说过,这新增的将士太多,军中的棉衣都不够,军队在扩张,有些军需反倒是可以交给后方的家属。

我们可以这样,将那些有余力做棉衣棉鞋的妇孺组织起来,织布的,纳鞋底的,做棉衣的都交给她们。

而王府则给每一件衣服每一双鞋定个价钱,算是从她们手中买的,这样前方的将士不至于挨冻,后面的老幼妇孺也不必关门等着救济。”

遥想当年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可不就是男人在前方打鬼子,女人在后方做棉衣,做草鞋吗?

其实这个时代这些棉衣,棉鞋也是后方这些妇女做的,只不过这里的妇女不能抛头露面,自家男人在的时候多是女子在家中做,男子出去买。

一整个都还停留在零星小作坊的体系中,而他想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小作坊变成工厂。

集中作业,统一定价,这样生产力会大大提升,而且因为定价透明,公正,干多少有多少钱,还会调集这些妇女的积极性。

洛月离听完眼睛都有些亮了,确实,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后方军需可解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