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1 / 2)

倒是岭下村,哪怕瘟疫里全军覆没,也还有勇气继续搞养殖,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

现在村里养了五十六头猪,鸡鸭各两百多只,还有大大小小十二头牛,在市领导那,岭下村还有个名字就是养殖村。

倒也不是他们不想扩大养殖规模,而是村子边上山坡都已经利用起来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以地为本。

因此良田是不敢动,也不能动的。

再有就是这边山坡上的土地贫瘠,却意外适合种枣子,村里都是秋收前先把枣子摘了,制作成蜜枣,送去收购站,再开始秋收。

这几年里,楚丹当小学语文老师,也算是有一份稳定工作工资。

还有顾辞这个坑爹的,每个月都从亲爹那领着二十块钱的工资,再加上宋支书,还有赤脚医生的吴秀,妇女主任楚红也都有工几块钱的工资,和收购站那边的关系又好,家里日子自然是过得很滋润。

至于孩子们,楚红也没养的特别精细。

大姐有孕后,爷爷奶奶就从二叔家回来了,做饭带孩子都能搭把手。

再有楚楚和小鱼儿他们几个孩子也是帮了大忙,楚红自然就轻松了。

反正都是男孩子,就得漫山遍野的跑,该干活就干活。

今年三月的时候,大姐夫就被原来单位接回去了,大姐和孩子们也跟着回去了。

五月的时候,楚外公他们也终于被返聘回去,顾辞和楚红亲自送他们回去。

十月底,顾辞舅舅他们也终于能回家,一部分家产陆续返还。

这两年里,她也催着家里人看书。

今年十一月果然恢复高考,顾辞和宋东峥都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申城大学,楚红也险险被申城大学录取。

楚丹也是以吊车尾的成绩考上了申城师范大学。

这是他们在家过得最后一个年,明年就全都要去申城上大学了。

边上的宋支书就特别舍不得孙子们:“咱们这就有小学,要不把孩子都留在家?我和你妈替你们看着就行。”

女儿女婿们能考上大学,那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是祖坟冒青烟,这十里八乡的,他也算是名人。

一开始他也是特别高兴,是做梦都要笑醒来。

可离他们走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他又舍不得孙子们了。

原先家里多热闹啊,有八个孩子,再加上楚楚他们,那真是热闹的很。

现在一想到他们都要走了,宋支书心里万分不舍,想到了个好理由:“他们留在家,你们手里也能宽裕些。”

楚红嚣张大笑:“爸你不知道,楚外公已经写信来了,他们考上的是最好的大学,每个月有十二块钱和五十斤粮票的生活补助,足够我们吃喝了。”

她又像是没骨头一般,倒在楚红肩上,难掩庆幸:“姐,幸亏你让我多看书,让我去考大学,要不然我就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了。”

现在大学的含金量高,还有钱和票的补贴,省着点都能养活一家四口了。

她再次感慨:“你运气真好,竟然能提早听到消息,认真复习,才能考上。”

楚红只能深藏功与名:“这事别说出去,胜之不武。”

哪可能是她提早听到消息的,只是找了个借口,说是自己无意间听到领导在说这个事。

也得亏她好歹是个妇女主任,每个月都有机会去市府里,要不然借口都不好找。

吴秀深以为然:“是不能说出去,亏你们姐妹提早两年准备,考出来的成绩还是吊车尾,说出去多丢脸?”

楚丹被亲妈给噎的哑口无言。

楚红轻笑:“孩子都是遗传父母基因和智商,爸妈你们也得自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