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他自己好不容易坐上支书这个位置,不到闭眼的那天都不舍得退下来。
这话不仅是哄儿子的,也是想哄苏支书的。
反正他是认定楚彤带着拖油瓶难嫁人,现在就是告诉他们,楚彤回来就是支书媳妇,受村里人尊敬,多好啊。
苏红旗听得热血沸腾,立马点头,想象自己在村里一言九鼎,被大家拥戴的场面了。
顾辞是四月初二到家的。
哪怕没有何志刚,但是之前他就暗中和何志刚的师傅有了联系,人家也早就惦记着布料了,当然是一拍即合。
他还帮着顾辞认识了运输队的队长。
队长对大概出车时间都是心里有数,因此顾辞只是多呆了一天,就搭到了回来的顺风车。
而这两天,宋支书也惦记着女婿差不多该回来了,都是让自家亲爹赶着牛车去车站那边转悠。
因此顾辞也是下了货车,就坐上了牛车,大包小包的回到家。
回村那会,正好是大家端着碗,在外面吃晚饭顺便说八卦,看到这满满一车,都是端着碗跟着他们,兴奋的打听里面有没有布料。
毕竟去年顾知青亲戚寄来的那些布料是真的好,他们也都还想捡便宜呢?
布料肯定是有的,去年冬天,就已经请谢队长帮着安排运输队捎带过一回了。
也都是说话了,那边捎带过来的布料,让他们先挑一袋,当然也是付钱的那种。
这次也不例外的给他们留了一袋布料。
顾辞就指着两个最大的布口袋:“带了两袋回来,今儿天黑了,等明儿下工后,有需要的叔和婶子们就来挑一点回去。”
今晚上肯定是自家人先把喜欢的挑一些出来。
和他相熟婶子问:“小顾啊,那另外十多个袋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啊?”
顾辞就笑了笑:“都是些干海带之类的。”
边上的人眼睛一亮:“那我们也要,能给我们均一点吗?”
顾辞就一脸腼腆:“那你们明儿再去问问我爸妈吧?”
摆明了自己做不了主的态度。
大家都干脆跟着他们回家去,先和宋支书吴秀提前打招呼。
宋支书也说的很好听:“咱们都是自己人,我哪能不舍得?不过这事你们闭紧了嘴,传出去咱们都跑不了。”
现在不能私下买卖,大家也都懂:“我们就是换根海带而已,绝不会乱说。”
他们也是不敢说,这僧多粥少,传出去轮到自己就少了。
干活的时候是恨不得村里人多,现在就恨不得村里人能少一半。
一家人收拾十多个包裹,顾辞就拎着背包回房了。
等晚上睡觉前,顾辞才和楚红献宝:“我这次又去那边黑市买了些首饰,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楚红翻开用毛巾包裹住的一些雕刻精美的玉佩,还有些金镶玉的戒指,各种金玉手镯,也是越看越喜欢,搂着他的脑袋,像是小鸡啄米那般亲:“喜欢,太喜欢了,顾辞你眼光真好。”
出门前,也是顾辞说了,多给他二百块钱,他会去黑市转转,看到有合适的就买一些回来。
楚红当然愿意,直接给了他三百块。
毕竟现在是这些东西最便宜的时候,等过几年,就能以千万倍的价格出手。
而且她也承认,顾辞比自己有眼光。
媳妇对自己这么热情,顾辞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哪怕车马劳顿,人也有点疲惫,幸好年轻精神足,依旧是热情如火度过半个美好的夜晚。
第二天,楚红就不出门了,和姐妹一起收拾他带回来的包裹。
除了两大袋布料,另外就都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