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1 / 2)

要是她没记错,七七年就恢复高考了。

就算是考不上,七八年开始,知青们就能陆续回去了。

可现在才七一年,她也不能透露任何消息。

再者她也明白,男女知青们也大都想结婚了,这样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奋斗,而是能共同奋斗。

楚红说的更多的,是让大家不要急着处对象,而是要先了解清楚合不合适:“虽然我也盼着诸位都能有对象,能安家立业,扎地生根。”

“但是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就算是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有男知青就笑:“我看李勋结婚后,倒是过得很好,我也想成家了。”

“宋同志,你给我介绍个你们村的女同志吧?哪怕当上门女婿也没关系。”

其实一般人家,都有儿子,都不会要上门女婿。

像楚红家,只有三个女儿的反而是少数。

他这话里的意思,其实就是毛遂自荐,想当楚红家的上门女婿。

楚红可不愿当月老,就当自己没听懂:“等我回去问问,看看村里有没有想招女婿上门的人家。”

有女知青就道:“反正我现在是不想处对象,陈梅嫁人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另外女知青也附和:“可不是嘛,当初她还觉得自己找到好人家能享福了呢?”

“可婆婆难缠,男人也够体贴,这么大的肚子,听说不准备去医院生呢?”

女知青们还是不放心村里的接生婆,都觉得应该去医院生。

倒是男知青觉得这不算大事:“也还好吧,陈梅嫁给苏红旗后,就去管仓库了,这活多轻松啊?而且乡下的女人不都在家里生的吗?你们干嘛非得去医院呢?离家远还费钱?”

楚红听后心里不痛快,没想到就连有文化的男知青们,也都觉得女人生产不算事。

??261章 鼓励

楚红一脸严肃:“现在上面领导还指望你们这些有文化,有见识知青同志们,提高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

“特别是优生优育也是很重要的。”

“原本以为你们这些文化人,耳闻目睹城里男女平等,会帮助农村妇女儿童维护合法权益。”

“谁知道,你们倒是已经被乡下男人给同化了。”

男知青们听得一脸愧色。

女知青们也忍不住哭,离开家人,离开熟悉的环境,都觉得自己没有了指望。

女知青也都都很迷茫很伤心:“我们干活不如他们,一直被嫌弃,挣的工分又少,养活自己都难。”

“可我们也不想嫁人,你说我们以后怎么办?”

楚红心里也叹气。

没想到陈梅嫁人后的日子,倒是让女知青们更不愿意结婚了。

哪怕她接到的任务,是劝大家“扎根”农村。

但是她并不想劝大家结婚,等以后大规模返城时,婚姻就受到严峻考验。

已婚知青选择了离婚,孩子就可怜了。

起码得十年后,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遗留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反正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楚红犹豫了会后,才道:“不管是岭头村还是我们岭下村,都是山坡多,良田少,你们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办养殖场,或者是种果树。”

“真的吗?”张建明眼睛一亮,他和顾辞之前交情不错,也去岭下村找过顾辞几回。

自然是知道,现在岭下村的养殖场,就是顾辞接手的。

因此也明白,养殖场里要紧的就是科学喂养,还有保持干净卫生,这可比下地干活轻松多了,而且工分高,还能时常打牙祭。

别问他怎么知道的,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