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宋支书都想初五那天,自己亲自去盯着。

不过他也打消了这个主意,认得他的人太多了,确实不合适盯梢,担心会打草惊蛇。

不过他也想好了,要是苏红旗真是色胆包天,自己就趁机收拾他。

要是楚彤想趁机离婚,有把柄在手,也不怕他们敢有异议。

要是楚彤看重名声不愿离婚,那有这个短处捏在手里,也能让苏家以后不敢欺负她们母女。

小鱼儿还是很喜欢外婆家的,愿意留下来多住几天。

很多人都觉得小孩子不懂事,不会看人脸色,其实他们什么都懂。

特别是小鱼儿,在家是不受重视的,还得让着堂弟,看他吃好吃的,她在边上咽口水。

别看她年纪小,家里人都去上工后,奶奶也使唤她烧火,洗菜,甚至是扫地这些活。

可在外婆家,大家都把她当孩子,还经常抱她一会儿。

她帮忙烧火,二姨夸她懂事能干,还说她现在小,可以不用这么懂事。

虽然她有点闹不明白,可心里却是很开心的。

因此等苏红旗提出要走的时候,外婆让她多留两天,小鱼儿也乖乖点头了:“好啊,阿妈咱们多住几天好不好?”

“家里亲戚还没走完呢。”苏红旗笑着找借口:“等过些天,让她们母女再回家住些日子。”

其实老婆女儿跟不跟他回去,他是无所谓。

但是自家老头叮嘱过他,让他趁着过年这些天,和楚彤关系要好一些,绝对不能非打即骂。

还有女儿也得亲近些,免得孩子嘴不牢,让宋家人从孩子的嘴里套出什么不该让宋家人知道的事就不好了。

毕竟从大年三十到今天,去苏家拜年知青可不少,他拿来的这些,也都是知青们送的。

吴秀也不多留,只是低声叮嘱楚彤:“你可别真的相信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这是你娘家,要是苏家人对你不好,你只管带着女儿回来过日子。”

她能给大女儿的,就是娘家人会给她撑腰的思想。

而不是像那些老古板,说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离婚丢脸,也让娘家丢面子。

楚彤感激的冲亲妈笑了笑,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年初五的早上,楚红依旧是在被窝里赖到九点才起来。

现在来往的车辆少,从市里过来,怎么也得快中午了,因此楚红真不急。

早上家里吃面,知道她们姐妹起不来,就把面切好了放在那。

宋奶奶正好从外面回家,看到她起来就打趣:“你可真会过日子,为了省下早饭,到现在才起来,都能和早饭午饭一起吃了。”

话虽这么说,人却很诚实的去烧火了,深怕饿着她。

楚红还得寸进尺提要求:“奶奶,先给我煎两个鸡蛋,再放水煮面。”

宋奶奶不知道她要去干嘛,闻言就反驳:“咱们今年过年吃的也够好了,不是鱼就是肉,你还一顿两煎鸡蛋,你想造反啊?”

楚红就道:“阿爸让我去镇上有事,我中午回不来吃,不多吃点饿的慌。”

宋奶奶听到这话,以为孙女有正事要办,也不啰嗦了,立马从瓦罐里摸出两个鸡蛋。

等楚红洗漱好,宋奶奶又催着孙女:“去看下自行车胎有没有气,再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

过了一会儿,出去串门的楚丹也回来了,看到奶奶端着一大碗面,最上面还有两个煎鸡蛋,她瞪大眼睛控诉:“奶奶你又给二姐开小灶。”

又冲楚红撒娇:“姐,给我一个煎鸡蛋好不好?”

哪怕是过年,也不可能天天吃鸡蛋,更何况是煎蛋呢?

楚红心里遗憾她回来的不巧,却依旧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