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两人也没回去,找了个酒楼吃饭。
这一日各大酒楼也爆满了,大堂坐满了人,阁子里也没空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位置的,两人都有些饥肠辘辘。
还没点菜,孟取善先把摆在桌子上的酿梅子吃了好几个。
这是用紫苏、菖蒲、生姜之类辅以蜜糖腌渍的梅子,酸酸甜甜很是开胃,还有些特殊的辛香味,也是端午的特色果子。
店里的小厮忙得不可开交,提着茶水跑过来替她们点菜,上菜倒是快,不一会儿就摆了一桌。
有一道菜叫“炸百虫”,是近年端午流行的吃食,听名字有些可怕,实际上只是做成蝎子之类的虫子模样,然后油炸的面食。
可以撒上盐粒花椒,内里还会有馅,咬下去酥脆焦香。
孟惜和对这道菜有些接受不了,因为他们虫子做的太像真的,她夹了一个尝尝味道就再也没碰过。孟取善不介意,一口一个,一个人快把整盘都吃光了。
孟取善偏爱酒楼送的角黍,包的小小的,里面放了红枣泥和红豆泥,微甜不腻。
午饭后两人又准备去看龙舟。
赛龙舟在通梁渠边,很长一段都在城外,有些远。
去通梁渠的路上,路过一家书坊,他们在空地上摆满了架子晒书,不少读书人就站在架子旁边翻看书籍。
过了这片安安静静的书香之地,旁边就是连接着通梁渠的水路,一群半大孩子赤着胳膊在玩水,在水里钻来钻去像一群白鱼。
这个时候水里还有些冷,他们却感觉不出来,照样玩得兴高采烈。
半大孩子们打着呼哨,折着柳枝,吵闹不休引来了附近军巡铺屋的禁军,黑着脸的禁军出声驱赶他们,一群半大少年只好湿漉漉着爬起来,呼朋引伴地跑了。
从前禁军不管这些,不过今年换了上官后,他们要管的事情就多了不少,连小孩玩水都要管。
马车哒哒,龙舟咚咚。
一道又一道白浪翻起在通梁渠里,这边是热火朝天的赛龙舟,附近路上尘土飞扬,不少人在修整道路。
城外这条路从前修过,但天长日久就变得坑坑洼洼,许久也没人来修缮,孟惜和每次出城去太清观,都要颠簸一阵,没想到今日却看到有人在修整填平路面的坑洼。
干活的看起来都是附近村民,经过时,见几个村人在路边的茶担边喝水,孟取善让车夫问了一声,这边怎么突然修路了?
村人答道:“是太清观雇人修路,四里八乡闲着的人都来了,修路是个积福的好事,而且又有工钱拿。”
还有人说:“这几日太清观很是热闹,道长们采买了不少东西,连门口的台阶都清扫干净了,不知道是不是在准备什么重要的法会。”
他们还在讨论到时候法会可不可以去凑凑热闹,车里的孟取善扭头问姐姐:“难道宁郡王准备在太清观办你们的婚事吗?”
那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她还没听说过京中闺秀有什么人的婚礼是在道观举行的。
不过既然作为静王在太清观清修这么久,还以道士的身份在外行走,那在最熟悉的道观办个道教婚礼,也名正言顺。
“恐怕是了。”孟惜和心情复杂,“神神秘秘地瞒着我,不还是被发现了。”
孟取善:“真的想瞒着你?那可不见得,男人想隐瞒什么的时候可不是这么做的,说不定他就是在等你发现呢。”
孟惜和:“……”
孟取善看她脸色,试探问:“要不去要太清观看看?反正都离得这么近了。”
马车远离热闹的龙舟赛,驶向太清观。
这条路已经修了几日了,通往太清观的后半段都很平稳。
就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