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所以,你有答案了?”
柳回笙点头:“没错。”
说着,她操纵鼠标, 打开她刚安装的用于圆周理论的软件,在大屏幕上再演练一次。
“我先导入了12个失踪者的家庭住址, 最远的两个点, 分别位于‘龙湖’和‘海峰大厦’,得到一个直径8公里的圆圈。然后, 我导入了一下她们失踪地点, 即,最后一次在监控里出现的位置。得到的圆, 直径只有4公里。”
秦松恍然大悟:“范围一下子小了很多。”
忠哥也表示理解:“如果算作案地点的话,的确‘失踪位置’比‘家庭住址’更精确。”
另一警员也点头:“所以说,凶手很可能住在这4公里的范围内。而且这个圆圈还圈到了一半工地,也就是说,凶手住的地方,其实离工地很近?”
赵与虚了下眼睛,从地图上的几个坐标辨认出地形特征:
“如果他住在这一片,这里是城乡结合部,还有几栋拆迁楼,属于贫困区。”
符合柳回笙的侧写低收入人群。
“但是......”赵与沉吟。
“但是什么?”柳回笙问得期待,因为她心里也有一个但是,忍着没说,想等赵与的说出来,看是否一致。
赵与抬头,与她交换了一个眼神,说道:
“但是,另外几具尸体,藏到了哪里?”
柳回笙扬起眉梢。经历时空胶囊一事之后,她跟赵与在破案上的默契的确更上一层楼,但未想,已经到了今天心照不宣的地步。
用力点头:
“赵队说得没错。我们在工地找到的受害人,全是1月16号以后失踪的。但登记在案的失踪者有12个,而第一个受害人是12月31号失踪的。从12月31号到1月15号,这期间失踪的受害人,被藏到了哪里?”
赵与起身,就着她的手握住鼠标,滚动放大地图,把4公里的范围扩充到整张屏幕,随后虎口朝前撑在桌上,仰头观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