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旨拟好了。”

明帝接过来看了一眼,对他工整的字迹相当满意:“果然是探花郎出身,你这一手字写得深得朕心。”

“陛下过奖了。”陆长卿小心翼翼立在一旁。

“福禄,你去十皇子府传旨吧!”明帝将圣旨交给旁边的太监。

“是!”那大太监应声,连忙领着两个小太监去传旨了。

明帝又跨上马,由许妙嫣牵马,在马场里闲逛,陆长卿跟在一旁伴驾。

“朕今日心情不错,你和朕说说永王案审得如何了?”

“回陛下,”陆长卿回答道,“臣这是头一回参加三司会审,因此谨慎一些,还在多方查探,收集证据,涉案的都是老臣,臣要确保他们心服口服。”

“嗯,”明帝皱了皱眉,“那帮老头烦得很,早点定案让他们闭嘴吧。”

永王刚出事的时候,就一堆老臣跳出来说此事或许有隐情,还劝他将永王请到上京询问之后再说,他哪有那个闲工夫?居心叵测的谋反者就该直接杀了。

“是。”

“听闻方家也涉案,”明帝侧首看了眼陆长卿,“那不是你从前的岳家吗?这案子你可会觉得棘手?”

“陛下!臣只记得为陛下分忧,不记得男女私情,方家是不是臣的岳家,这案子都是一样审。”陆长卿恭恭敬敬拱手作揖。

“不错,”萧明道看他这清风霁月的样子,心中感动,“你和你大哥都是纯臣,和那些倚老卖老的老臣不一样,大雍就需要你这样的纯臣!从今日起,朕封你为吏部侍郎,为朕好好整顿吏治。”

如今的朝堂上都是杨家的人,南北藩王割据,甚至没人听命于他这个皇帝,明帝最近发现只有这个陆长卿对他还算忠心。

“臣多谢陛下赏识!只是臣何德何能……”

“诶,三司会审你是主审,可刑部和大理寺的主审官品级都比你高,你如何议事?”明帝和蔼地看着他,“朕今日拔擢你就是让你好好审永王的案子,别放过那些居心叵测之人。”

今日早朝时竟然有人敢为萧炽那逆子脱罪,简直岂有此理!他杀的人没有一个不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