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统靠在摇椅上看报纸。阳光细细碎碎透过树荫洒落下来。
那天的刺杀案并没有上报纸,但是过了几天,消息渐渐都有些压不住了,还有一些边角小报在大写特写。
“两江总督之婿遭刺杀,前有北火车站被炸,后有义士替天行道,洋人走狗终须死!”
海因人的租占区,这一阵子安静了不少,名门望族都忌惮着这股刺杀的新风,不敢兴风作浪。世家子弟、小姐,更是出行要派保镖,最好不出门。不过海因人和官府的人上上下下,把琴市搜了个遍,最后仍然一无所获。
下午荆家来了消息,说是荆榕的舅舅柏岚请他回家吃饭。荆榕想了想,答应了。
前段时间他就已经见过自己的各路亲戚,柏岚对他是真心亲厚,很照顾他,最重要的是,是个万事通,有许多打听不到的小道消息,都可以在柏家听到,荆榕于是抽了个时间,骑了一辆自行车过去了。
到了柏家,柏岚还在应酬没回来,迎接荆榕的是他的舅母蒋帆。
荆榕不叫人力车,也不请周管家开车,他骑着自行车来,穿一身白色西装,柏家的家仆都没敢认这留过洋的大少爷果然是不一样。
蒋帆请荆榕落座,给他倒水,又叫唯一的女儿柏韵出来认人和问好。
柏韵今年十六岁,今天据说还有闺中密友来家中做客。
两个人明面上的年纪差不了几岁,荆榕又留过洋,大人们有心撮合,只不过荆榕不太感兴趣。
荆榕上周就已经见过自己这个表妹,很温和地打了招呼,他在沙发上坐下,端起茶杯拂了拂盖,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起手就是最讨厌的家长问题三连:“在哪里念书?”
“念得怎么样?”
“比起其他同学如何?”
“未来如何打算?”
626发出爆笑:“太坏了,兄弟,看来你已经深谙长辈之道了!”
荆榕露出一个十分标致的微笑。
柏韵:“。”
要说柏韵之前对这个神仙一样的哥哥还有什么少女的浪漫幻想,都在此刻被冷漠无情地打碎了。哪怕面前黑发黑眸的男人好看得人神共愤,小姑娘已经在内心无情地画了叉。
于是对话变得令人愉快起来。
“在琴市女子师范学校念书,正在学三门外语。”柏韵木然道。
“哦,外语掌握得如何?”荆榕雪上加霜。
柏韵牙痒痒:“外语还行。”
蒋帆在旁边插嘴:“国文很差。”
柏韵面若冰霜:“上个月,换了新的国文老师,有卫老师带着,现在已经可以拿乙等了。”
荆榕见好就收,不再扮演惹人嫌的大人,他和626已经在后台笑了半天:“乙等已经很好了,如果我去考试,恐怕只能交白卷。”
小姑娘还是很好哄的,也很单纯,听他愿意自谦,心情也立刻阴转晴:“那是,我听说留洋回来的,国文都不太好。我跟你说,我们学校来了个神仙般的国文老师,他教得可好了,比爹娘之前请的老头子要好得多。”
蒋帆在旁边说:“谁准你这么说的?那几位都是老翰林,你这个呆丫头。”
柏韵是个叛逆的:“早没什么翰林啦。谁教得好,我就喜欢谁。”
“好了,去写功课吧,晚上有礼仪课。”蒋帆倒是不生气,也懒得和这小家伙吵,她又嘱咐了几句,“卫老师明天来,你可得把性子收收,对老师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胡闹了。”
柏韵对荆榕颔首后,就走到内室里,和玩伴一起写作业去了。
蒋帆对荆榕解释说:“这孩子闹腾,这几天不能上学,只能请老师上门来。你别拘束。”
荆榕点头说:“我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