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有华看了看队里的河道,又点了个小年轻,“荣旭,你家媳妇,我记得是云峰队的,你看看那边,咱们的河水过去,有没有叫他们受到影响的?”
“好,我也这两天就去打听打听。”朱荣旭是果园的管理,他的媳妇确实是云峰队的,队里的河流就往那边走的。
有于小前和朱荣旭打听这个事情,干部们也就放心了。
大家看了看水田里养的鱼,“这一回下雨,别的都还好,就是它们有福气了。水流这么足,它们在这水田里过得也舒服了。”
“水田里养鱼,看着倒还好呢。”大家看了鱼也看了禾苗,总感觉,这一回的禾苗好像挺茂盛的。
关于水田里养鱼,朱娇娇以前就提过,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条件不怎么好,后来又干旱来了,再后来,有水库可以养鱼了,紧接着,十几年都不能做买卖了,所以,这个事情,一直没有大肆搞起来了。
今年看着情况,大家就给早稻田里养鱼来了,没想到,这个鱼长得还挺不错的。
队里的田自从平整之后,基本上有没有一小块一小块就筑个田埂都没所谓的,除了排水渠积水所需要的,田埂数目不多,然后田埂也筑得挺高的。
所以,一般都是很大一片田,到了下大雨的时候,有高田埂,又加上大家泄洪也及时,倒是也没有多少鱼游出来的。
就是游出来,也不要紧,就像水库泄洪口的缓冲池里有竹编的拦网一样,桥底下的水潭出口处也是有竹栅栏的。
虽然不怎么拦得住小鱼,大鱼还是能拦得住的,社员们经常也能在水潭里捞大鱼,队里并不拦着这个事情。
毕竟,这鱼现在队里也不是很好打理,给社员们吃了也是没有浪费了。
队里的孩子们就最喜欢捞鱼,捞得多的,就熏制成腊鱼,在孩子们看来,腊鱼可比新鲜鱼的味道更好呢。
为着孩子们的安全,队里还放了好几只大狗守在了水潭边,就是害怕哪个孩子失足摔进了水潭里却又爬不起来,队里的狗狗是被训练过的,最会救人了。
雨水没得停歇,在这期间,孙工他们也考虑好了,怎么也得领着当年带过来的组员们去厂里走一趟,至于他们留不留的,那还得看看厂里的如何了。
但是,他们也说好了,“我们几个老家伙,顶多就是先在厂里做些年,以后还是回来养老,家乡我们是回不去的了,孩子们如何,那就让孩子们自己决定。”
“咱们热烈欢迎。”孙工这个事情是在会议室里说的,在场也有不少的干部们的,大家听了这个话都是欢迎孙工他们。
老门山的干部们真的不是说一说而已的,就是张大夫,不也在老门山养老么?孙工他们也是有能耐的,大家也是热烈地欢迎的。
孙工他们听得挺高兴的,“那咱们就领着孩子们回去看一看,家里这边先不动。”他又说了一下情况特殊的钱工,“老钱在县城里还有工程要跟着,这一回只跟着咱们往省城走一遭,很快就能回来的。”
“钱工也是辛苦了。你们去的人也不少,要是定好了出发的日子,队里就开卡车送你们一程。”叶有华这话说出来,干部们也支持,队里的卡车也不是天天都要运营载客的,车子歇着,送一送孙工他们肯定是能行的。
孙工他们定的时间特意没有跟队里的运营时间撞上,一大群人就出发了。
说起来大家不在意孙工他们走了,那院子还留着占着,那也是这几年的事情了,以往嘛,大家可能是比较喜欢孙工他们屋场地的,因为地势宽广平坦。
但是,自打队里要发展旅游村了,游客说不得还会需要住到各家了,住到山上的社员们就发现了,住得越高,能看的风景也就越广阔了,他们住在山上比住在山下的视野宽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