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你的饭吧。”邓州程瞪了荣亮一眼,又跟端饭上来的朱娇娇道谢,“谢谢有华婶。”

朱娇娇把另一海碗饭端给丈夫,“我看到了荣亮送回来的竹筐,这里头还有别家的信,是明天再给么?”

“别家的总共也只有三封信,离得也不远,一会我去送了吧。”叶有华也不想让这信在家里过夜,反正也不多,而且有两封还是孙工他们那边的,近得很呢。

朱娇娇看着他们吃饭,正待说些什么,孩子们听到动静从楼上下来了,小成智还特意把叶清也一起牵了下来。

干脆就换了个话题,“荣军那边还是只借用两间卧房,在大队部那边先搬了两张双层床来用,一间房放了一张双层床,想来是能住得下了那么些人了。”

“总共才七个人,三个男孩子,四个女孩子。肯定住得下的。”叶有华一边跟孩子们和岳父岳母叔叔说着话,抽空还得跟妻子回话,忙得很。好在荣亮先吃完饭一边喝着羊肉汤一边就跟孩子们说话。

看着三个人把饭吃完了羊肉汤也喝了,朱娇娇又端了一碗姜汤出来,“给嘴里去去味。”

“有华婶婶,您想得太周到了。”邓州程恭维了一句。

叶有华把姜汤喝了就说先去送信,叫其他人在家里等着,邓州程站了起来,“有华叔,我陪你一起去吧。送完信刚好去刘支书家里。”

“一起出门吧,反正送信也刚好顺路。”朱娇娇也是这么说的,“进进出出的,一冷一热容易受寒。”

叶有华想想送信也快,就叫妻子换件厚点的外套,“外头冷,你还要跟去荣军家跟他们说一说屋子里的情况。”

朱娇娇没争这个,换了一件长款的蓝色棉衣,跟着一起出了门,送完信再一起到刘支书家的时候那些孩子都还没有吃完饭。

叶有华示意他们继续吃,看妻子已经跟刘支书老妻说起话来了,邓州程跟荣亮也找到了说话的人。

他就跟刘支书坐在一旁说话,刘支书说着说着就问起荣军来了,“荣军出去好些年了,娶媳妇了没?娶媳妇的事有没有信了给回来?算一算他明年就是满二十三的年纪了,怎么也该娶媳妇了。”

“这事我们也催呢,偏偏没个话。上回写信的时候又催了他,今天收到他的包裹了,等会回去看看他是怎么回的信。”说起这事叶有华也有些发愁,二十三在老门山真的不年轻了。

刘支书放低了一些声音,“你看看他的回信是怎么说的,要是外边不好找媳妇那就还是在老家找一个媳妇。老家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怎么也比外头的要好些。他要是回老家找媳妇,我看咱们这边说不得好些人抢着要做荣军媳妇呢。”

“这事得看他怎么说,媳妇得跟他过一辈子的,还得他自己做主,我这边也不好介绍的。我这边一介绍,那傻小子说不得要看我的情面。这婚姻大事是一辈子的大事情,得听他自己做主。”叶有华是无所谓荣军娶的媳妇知不知底的,反正荣军他是相信的,能看透人的。娶媳妇还是得荣军自己好好地相中了才成。

刘支书知道荣军记着叶有华家的情分呢,所以肯定不会却叶有华的情面。荣军也确实是应该要记叶有华家的情分的,这么些年来,除了叶有华时不时的给寄些东西过去,亲伯父那边都没什么表示的。

当然这个亲伯父早些年就是这般模样了,但也不是荣军出去当兵之后才是这般模样的。

两个人正说着话,那边吃饭的也吃得快,到了老门山了,陈元嘉就自觉地领起事来,“叶队长,刘支书,咱们吃好饭了。”

“嗯,好,你们把东西收拾收拾,咱们现在就去你们要住宿的地方。”叶有华一听就站了起来,示意他们收拾东西。

虽然觉得现在又要走太累了,大家还有些不情愿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