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刚进夏天,且还用不着这些蔬菜大棚,也就把事情给安排下去了。

各家院子里的菜地棚子也都给拆了下来,当然叶有华也就没有叫他们去把菜地给铲平了,毕竟这事他敢说别人还不敢听呢。

刚进公历七月份的时候,叶有华得到了一个消息,楚南的革委会好像已经完成了。

这个消息,可算不得是一个好消息啊。

果然,革委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严格地执行各种通知。

首先是楚南那些小生产队都跟周边的好几个生产队并成了一个生产大队,还有一些比较小型的生产大队又离桥湾公社近的就并入了公社,直接就是归属于桥湾公社了。

叶有华是被周干部打过来的电话通知去桥湾开会的,与会的少了很多的熟悉面孔,并了大队或者是入了公社之后,生产队干部要来开会的也少了好些。

先说的是‘大’和‘公’的事情,大也就是要扩大公社的规模,桥湾公社是扩大了好些,不过,好在老门山本身就是一个一千多人的大型生产大队,在这一件事情的归属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

所谓公,就是将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各队合并了之后后,一切财产都要上交给公社,然后,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并且是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

好在老门山暂时还是没有一起合并进公社的,所以目前所有的财务统一由公社调配这事,老门山暂时还不会受到影响。至于将来,他心里也算是有了一点准备吧。

然后平和调这两个件事情也因着老门山没有并入桥湾公社,目前平是没有影响的,但调就难说了,毕竟这个调是规定了各队的各类资源无代价上调。

他在桥湾公社的会议上听着一再强调的这些通知也只是沉默。

这个事情他也算是很耳熟吧,那一年,公社刚开始兴起来的时候,当时就讲过这么一些东西的,但是,六零的时候已经被通知取消了,可是这会又说起来了这事。

叶有华去看了周干部一眼,周干部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认真的听着上头念着文件的人念文件。

想来,哪怕是知道这事好像是不大对劲怕是也不好说什么了吧,毕竟这可是是革委会发布下来的文件啊。

叶有华心中还暗忖,莫不是大食堂又要开起来了呢?他沉默着听完了这个文件,然后主事人又接着往下说。

又有一个新的通知,推行大寨式的记工方法,还有平均的分配方式,又有“义务工”以及“义务肥”,这个事情就是叶有华都没有听到一丁点的消息。

所谓的大寨式的记工方法跟现在的不同,不是按照劳力们实际的工作量来作为依据计算劳力工分的,而是按照评定的工分方式来确定劳力劳动日工分记工的方法。

只要是当年是评定了记工分的方法,那么就不变了。

比如壮劳力十分或者九分工分,然后不那么厉害的男劳力和厉害的女劳力九分八分的工分,普通女劳力和半劳力(十六七岁的男孩子们)六分七分工分,小孩子们最多按三分工分。

这样评定了之后也没说要管着社员们干活干多少了,以前老门山的孩子们要是干活干得好,也能算个半劳力呢。

至于平均分配方式,以叶有华的理解来看估计是跟以前的大食堂差不太多吧。而老门山以前的分配方式是按人头劳力来分配的。

义务肥这事倒是没什么好说的,老门山的自留地很少,社员们一般都是会把多余的肥料给队里的。

义务工其实就是诸如防洪防讯、植树修路、修缮公共设施这些了,老门山这些事情一向也都是有在做的,只不过,在老门山只要是上工了那就还是算了工分的。但从通知看来,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