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娇娇每餐还得喝一碗汤,都是些补血的汤,桂圆红枣红豆花生燕麦当归黑芝麻乌骨鸡排骨之类的做汤料,因为张大夫建议最好是走食补的路子,所以汤里除了当归之外并没有放其他的中药材。
因着这种汤不能用老骨汤,就得单独煲汤,这个有一点麻烦,还有排骨也并不好买,唯有乌骨鸡家里有养,却也数量不多,还得跟队里其他社员买一些,其他的倒是还好。
虽然叶有华并不准备让妻子支持他的一些想法,但朱娇娇还是跟他请教了一番,到底他的想法是希望做到哪个程度。
队里最近也有额外的事情,因为队里准备在门山水库再投放一批鱼苗,除此之外,还有鸭跟鹅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这一批鸭鹅要是养的好年前也就差不多能出栏了。
队里忙着这些事情,朱娇娇家里也有事情要忙,最紧要的事情是家里先要把远方的中秋节礼给准备好寄出去,楚南这边往来的各家却还不用这么早,只要赶在节前就可以了。
又有,家里准备要给厨房的屋顶给开一个天窗投放光线到朱立勤夫妻的那间屋子里,到时候再跟朱娇娇夫妻调换房间。
叶有华朱立勤翁婿两个已经是看好了位置,该怎么砌起来也有了腹稿了,最主要是为了晚间不泄露什么光线出去,还得把晚上闭合天窗的活动木板也给研究出来。
这件事情也就是翁婿两个慢慢的来忙了。
八月初八,是叶有华的生日,这个生日并不是十分确切的,因着叶有华父母过世得早,兄长那会年纪也不大,不记得他确切的生日,只记得是在农历八月份,中秋节之前的某一天。
八月初八这个日子还是他做上门女婿之后定下来的日子。
因着不是逢十的大生辰,家里并没有请客,只有一家人一起吃了一餐饭,朱娇娇早上起来做了一碗一根面的寿面,碗底窝了两个荷包蛋。
朱娇娇另外又新做了一身衣服,几个孩子也送了一点小礼物略作祝福,于敏乔送了几双棉鞋。
倒是朱立勤把一本册子给了女婿。正是他认真修改好的蔬菜大棚的制作说明。
蔬菜大棚的制作说明之前做是做出来了,毕竟是初稿而已。
叶有华从京都买了两本有关于养殖种植的书之后说了就想出一本有关于蔬菜大棚的书。
这本书一开始是朱立勤夫妻跟朱娇娇夫妻一人各写了一点些,然后合成一册,但这出来的也只能算是初稿,还得修改。
修改的工作就交给了朱立勤,毕竟蔬菜大棚到底是他研究出来的。
这会朱立勤拿出来作为生日礼物的蔬菜大棚制作说明已经是很完美的成品了。
叶有华翻了翻,不光是从无到有的制作说明以及蔬菜大棚平时维护问题,还有老门山种植过的每一种蔬菜种植时的各种注意事项,更有不少的示意图。
这确实是费了很多的心思的,也无怪乎这么久才能出成品。这份册子作为礼物也是很拿的出手的。
吃了饭收了礼物,叶有华也就算是过了生日了。
中午竟然还刚刚好收到了素珊寄回来的信,也不知道素珊为了让信刚刚好在父亲生日这一天到达又做了些什么样的计算。
信是厚厚的一叠,拆开一看,原来是给素璎几姐弟每个人都有一封信呢。然后另外还有两封信,其中一封信是给阿公阿婆爹爹妈妈的,这封信说的是些生活中的平常事。
另外一封是给叶有华的,信上是祝叶有华生辰快乐。
信里还夹了一张纸片写了个联络方式,原来那天他们在素珊学校请大师傅帮忙炒菜送了大师傅一些腊味,结果那位大师傅拿着腊味去讨好别人,然后就被相中了。
对方有意想要订购他们老门山的东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