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有华看这一张报纸看得久了一些,第一版第二版全部都是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
至于其他版面则是继续赞扬各种革命,继续批评“三自一包”这事,这些倒是没叫叶有华有什么感觉了,毕竟,这事提了许久了。
叶有华把这份报纸先递给了妻子,“你看看第一版和第二版的新闻。”
朱娇娇接过报纸,一字一句读下去,她看完了丈夫所说的这两版,又折回去看语录,有些发愣,“……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这是又要来知识青年了?”朱立勤听了女儿读完这一段语录也有些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了,他接过女儿手中的报纸,看完了有些叹气,“素璎和成忠也都是明年夏天就要高中毕业了。”
这些年的学制还是一直变来变去,再加上之前停课了一段时间,以至于素璎跟成忠原本不是同一年级的,现在却竟然成了要同一时间高中毕业了。
“他们两个毕业了也只能回老门山来务农。”叶有华想想两个孩子的年纪,也不好给他们找什么工作呢。
朱立勤把报纸递给坐在一旁的老妻,他揉了揉眼睛,年纪大了眼睛就有些容易花了,“他们两个还是年纪小了一些,不然也跟那些大学生一般去某个乡下小学做一做老师也还好。”
“年纪太小了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的事,咱们队里原先的那些个大学生八成以上也才只是教教小学生,去了县城工厂里的也是极其少数的。以素璎成忠两个的高中毕业证怕是有些够不上。”那些出去的孩子是需要队里提供一些证明的,所以,叶有华比较清楚他们的未来。
叶有华把其他的报纸推到一旁,他已经有些没心思看报纸了。朱立勤跟于敏乔也有些没心情看报纸,特别是于敏乔认识的简体字少,眼睛还比老伴要更差一些,她扫了一眼标题也就作罢了。
朱娇娇倒是把所有的报纸都快速地看完了,看完了把报纸堆放好,“好些天头两版大多数都是在推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
其他的那些批字文就跟他们老门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说是批字,好像也有些不太平吧?
“那股批字风吹到昭州还没吹下来么?”朱立勤想起之前就一直在说的事情,去年昭州那边就乱了起来了,不然陈元嘉陈纾婉两兄妹不至于那么早就来老门山插队了。
叶有华也一直关注着这个消息呢,“我看是快要到了,已经到了隔壁楚昌县了。”
“等到沙河镇都闹起来了,那就肯定轮到咱们了。”叶有华捏了捏眉心,有些烦恼这事,“咱们老门山怎么批?别的不提,光是地主,咱们朱家也还有一个未过世的。”
“还有我哥哥,当年是被那边抓了壮丁的。我听说,楚昌县那边就有这么一个被批的例子。”叶有华犹豫着说了这事,又举手示意了一个方向,“我哥哥这事,咱们队里怕是还是有人知道的,也不知道会不会给戴个帽子上来。”
朱立勤动了动手,他有点想吸烟了,不过今天的份已经吸完了,他端起白开水喝了一口,“跟你哥哥的当年一起出去的人都已经过世了,算是没有了人证,其他的,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咱们队里应该不会有人再提。没人提也就不用怕。倒是地主这一块,朱家、邓家、金家,现在还活着的有三个,这三个怕是免不了要受罪。”
“我听说,这事并不是让哪个队里的干部来决定的,楚昌那边还有上头派下来的人支持这个工作的。楚昌那边撤职队干部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叶有华右手手指敲了敲桌面,“到时候如果真有什么帽子扣上来,家里跟我撇开关系就成。”
朱娇娇跟朱立勤听了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你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