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怎么说话了,只侧过头去撇了撇嘴,没再说话了。

琴嫂子看了她一眼,侧面刚好能看到李大嫂撇嘴,她眉头紧皱,想了想就没再说什么了。

那一边,叶有华等下完了坡地把包裹往竹筐里堆得更深一些,倒是没想着拆包裹,等会拆散了就不怎么好放了。

下坡路,又是融雪路滑的时候,到了县城还早得很。

叶有华这回进城却是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年礼早在小年结算完放假之后就送了出去了,这会都腊月二十九了,也不用给社员带什么东西。

三个人就只能在客运站候车室门口等着人来。

叶有华下了牛车,叫邓州程守着牛车,又叫荣亮去打两竹筒的热水,他则是进站问车子在路上的情况。

“为人民服务!从昭州到楚南的车子?这两天融雪路滑呢,又都是山路,司机不敢开快的。昨天快两点才到的,今天怕是也要到两点钟的样子才能到了。”

叶有华道了声谢就出了车站,看着荣亮小心翼翼地拎着两竹筒热水就接了一筒过来,竹筒都没有塞上盖子,拎在手里只微微一晃就晃出了热水,“你怎么打得这般满?”

“这热水一向贵得很,一分钱两竹筒的热水,不打满不就亏了?”荣亮振振有词,“不光是我这样,那边去打热水的都是这般满的。”

叶有华有些摇头,到了车上先拿了个竹杯子倒了一杯热水出来,这才能把木塞子给塞上了,叶有华把竹筒放到竹筐里,又拿了个竹杯去接荣亮那一竹筒里的热水。

就是邓州程听了荣亮打水要打满的理论也很是赞同,“一分一厘都是咱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自然是不能吃亏的。”

叶有华顿了顿没说话。这么烫的热水,一不小心泼到腿上可不是闹着玩的,烫伤了要费的钱才更多吧?

这事不好说,叶有华就没说这事了,“融雪天路滑,车站那边的工作人员说车子估计要像昨天一样,两点钟左右才能到呢。咱们先吃点东西歇一歇。”

说着他从竹筐里掏出来一包东西,打开一层夹棉布,再打开外头厚厚的报纸,里面是油纸包裹的配了各种材料的糯米煎饼。

这是出门的时候,朱娇娇才煎出来包裹起来叫叶有华带出来的,打开这会还是冒着热气的,叶有华叫荣亮和邓州程一起过来吃点东西。

荣亮跟邓州程看了看叶有华的煎饼,糯米里包裹着玉米粒、胡萝卜粒、蘑菇粒、红薯粒、腊肉粒等等,一看就是不一般的味道。

再看一看自己马马虎虎带过来的烤红薯,原本还以为不错的,至少不是煮红薯嘛。但这会两个人就有些脸红了,他们这还真是粗糙得似猪过的日子,叶有华叔过的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荣亮把烤红薯递了一个给叶有华,他知道有华叔家里一贯是糯米比较多的,毕竟小米都是用来兑换糯米了,所以也没有客气地就伸手去抓了一个糯米煎饼。

“嗯,好吃。”一咬到嘴里荣亮就喜欢这味道了,“得叫我家蓉蓉跟有华婶婶学几手才好呢。”

看着荣亮吃得这般香,邓州程也捡了一块放进嘴里,“谢谢有华叔。”

“别客套,这里有这么多呢,多吃点。”叶有华并不觉得这糯米煎饼稀罕,一则主料并不全部都是糯米,是配了普通大米的,里头加的东西只有腊肉是精贵的,但加得也不多,其他都是蔬果,从材料来看,并不比米饭费上多少材料。

不过,煎饼的时候耗的是花生油,只这个可能是精贵一点。

叶有华习惯了妻子做的比较费心的食物,但也不是吃不惯红薯的,特别是烤红薯的味道还挺香的呢。

不过,烤红薯这香味,大家估计都闻得有些腻了,因此大家吃得这么香也没有人过来探看一眼的,红薯不稀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