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有华看着正常电力运作的机器有些入神,他算是能体会到一点点的妻子所说的,科技兴国这几个字的意义了。
刘支/书看了一圈,问明白了产出比例,“这可比拿棉花换布料划算呢,也比咱们自己人工操作好太多了。人工既麻烦也没什么好效果。”
“咱们也是这么想的,队里年年拿着棉花去换布料,也忒不划算了。要说这机器还是在试用中,不算完美呢,不过,夏天来了,得换衣裳,先紧着用吧。”钱工听了刘支/书的话也笑着说自己是一样的想法。
现在老门山好些人家都是用的鸭绒被,又或者是鸭绒棉花各一半的被子,所以棉花用就得不那么多了,但是年年还得种好些棉花,一是上头有任务的,二也是棉花可以用来跟上头换布料,否则凭着一年的那么几尺布票,大家哪里穿得起新衣服呢。
“厚布料的织造咱们慢慢研究也行,反正冬天还早着呢。先紧着薄料子用。”孙工是这么个意思,“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咱们这以棉花为原料,最后织出来差不多都是本白色的颜色,颜色有些微泛黄,也不是那么白的。颜色这个问题,还得大队部再群力群策,想法子出来。”
钱工也也稍微离机器远了些说话,“要照我说,这染布料的方子还得去想办法淘一淘,得找个好些的法子,别跟那有些乱七八糟的布料一样,深蓝色的衣服穿出来,一身白色的底衣都得被染成蓝色了。”
大家听了就有些哈哈大笑起来,但钱工这话,说得确实是事实。
钱工说的这种是有些劣质的布料,染色染得差劲,经常会脱色,会把别的衣服给染坏。
叶有华心里对于这件事情早就想过了的,之前是因着机器还没有改修好,提也白提了,这会就能好好提一提了,“咱们这机器既然已经是改修出来了,那就得想办法把这染色的问题给提上了。这事慢慢来,夏天还好,可以先做些上衣穿着,夏天穿一穿本白色的衣服还可以的。”
把这一连串的机器给看完了,看着一团团的棉花最终是如何地变成布料之后,叶有华跟刘支/书才各自归家了。
回到家里,叶有华跟家里说起来这件事情还是有些激动,“薄布料已经是能织出来了,就是那一团一团的棉花经过一段流程之后织出来的。我看那一连串的流程走下来耗的时候不算久,以我来看,布料织得不算是太慢。”
“厚布料孙工那边说是研究研究,再调试调试也能调出来的,毕竟本来就是厚薄布料都能织的机器。只不过因着是旧式的人力机器改的电力机器,所以没那么快出来。”
朱娇娇跟朱立勤于敏乔夫妻也听得很是入神,楚南的国有纺织厂开起来的时间不算是太久,这三个都是没有见过真正的纺织厂的。
以前沈家倒是有个纺布坊,可是沈家的纺布坊用的是很早很早以前出来的那种人力脚踏机器,大多也只能织些普通没花样的梭织布和针织布,其他能织出来的花样有限,时间隔得也很久了,并不算是很长见识。
听说现在楚南的那个国有纺织厂的好些机器还能织出很多花样来呢,那种要是现场亲见才叫长见识呢,不过,即使是如此,老门山能有电力纺织机器也是很让人激动的事情。
叶有华这才说到了染色的问题上,“主要还是染色的问题,坯布出来的是略微有些泛黄的本白颜色,得淘一些染色方子出来,总不能咱们老门山的社员们一年四季到头来都穿一身孝。”
本白色就是泛着些米桨色,老门山每家当大事的人家会穿的这种颜色的孝布,所以叶有华才会说是穿一身孝。
“方子不算什么,我也有些土法子呢,最简单的就是用染料加水高温煮出来就成,这是比较容易上色的染料,还有一些不那么容易上色的染料,煮出来之后要用配料浸渍,浸渍之后再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