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整个老门山的孩子带动着,这个双肩书包在疼爱孩子们的家长眼里也不怎么出奇,不过是把书包带子改个位置罢了。
朱娇娇家的受益并非仅仅如此,她还画了许多不是太张扬但是又很特别的书包款式,连同调整书包带子的铁扣图纸一起给了县城的一家服装工厂,这个就换来了一笔钱。
钱不算太多,但是也证明了她还能有别的法子赚钱回来,所以,家里的钱箱子空了真的不算什么大事情。
至于县城的服装工厂因着双肩书包而声名远扬最后效益不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朱娇娇家都是交易结清了就不会再回头反悔的。
因着双肩书包,素珊她们下学归家的时间就又早了一些,素珊还跟朱娇娇说要不早上也跑步上学,能省不少时间。
朱娇娇直接拒绝了,早上才吃了早饭就要剧烈运动是不行的,肠胃受不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学校太远,确实是需要赶时间,朱娇娇甚至还想素珊她们吃完饭歇一会才去上学的。
秋季开学之后,秋季的双抢也差不多该来了,玉米套种土豆的地比红薯地先熟,大家也不用像之前赶时间,就没有像前两次收割一样的赶时间了,孩子们除了下学帮忙在地里扯个猪草再加偶尔帮忙做个饭,别的还是没让孩子们做太多。
大人们挑拣这把先熟的收割了,玉米还是跟玉米杆子一起晒干再搓粒,土豆大家收回家里清洗一遍,晚上就用机器磨成淀粉,沉淀之后再晾晒。
也没有大赶工,但是当水库放秋季的大双抢假时,大家已经把玉米土豆给收完了,现在只剩下红薯地了。
有壮劳力一起上工那就收割红薯地也就更快一些。
在叶有华确认了西北跟东北这两处大客还是需要玉米粒而不是玉米面之后大家是又省下了这一道最大型最辛苦的工序。
这次没有腊肉跟着粮食一起销出去,只有土豆面、红薯面跟玉米粒销了出去,这一回还是又帮着周边大队做代销。
叶有华领着跟他跑了两趟的荣军几个又是跟着货运火车先去的西北,交了货结了账再去的东北,这次叶有华帮薛伯父带了一些东西给蔡克敌,蔡克敌收下了叶有华带来的东西又给了他一袋子要带给师傅的。
叶有华把东北这边的两张邮汇单寄回去之后就跟蔡克敌去附近的市区跑门路,蔡克敌带他去的都是市区的供销社,“下头的供销社都是上头的供销社供货的,找上门去他们也不敢接你的货,怕上头卡他们的货。”
蔡克敌的面子还算是好用,多多少少的有一些腊肉的订单,但叶有华还是更看好大城市的市场,“申沪跟京都那边的供销社你有没有什么印象?我想过去那边看看。”
“有华兄弟你是看中了申沪跟京都的市场?”蔡克敌没想到师傅那位知交的女婿竟然比他想象中的胆子还更大,“这两个确实是大城市,大多数人家都买得起腊肉,但那边的关系盘根错节的,不好理啊。”
“我还是想去试试,咱们老门山的腊肉,不是我自夸,都是用不外传的秘方做的,比起外头的那些,既好吃也经放。”叶有华不紧不慢的说道,“咱们老门山是准备发展腊肉这个副业的,不往外多销几个城市这副业发展不起来。”
蔡克敌也吃过老门山的腊肉,还真的是很好吃,一般的腊肉都是肥的腻瘦的柴,但是老门山的腊肉却都是不腻不柴,吃起来还香,比外头的腊肉好吃多了,而且老门山的价也并不比外头的贵,但凡是吃过一次的,那就得指定了这家的腊肉买的。
而且老门山出产的腊肉不光味道好,就是是颜色也不同于外头的腊肉那样黑乎乎的,还在每一块腊肉系的绳子上打了老门山的标签。
这几种特别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商品特别好销售,只要是吃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