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老门山是不流行随葬金银等物的,这也是怕打扰了先人的休眠,往年多少被盗墓的都是因为随葬品?即便是有孝子孝女实在是太敬爱长辈了想要随葬一二金银之物,这也是绝不会让外人知道的,封棺之后也就不叫棺材而是叫灵柩了。
当大事的每在天晚上半夜之后各路帮忙的都会一一停歇了,但会有过世老人的晚辈轮流通宵守灵。出殡前一晚上,通宵守灵的人会更多一些。
出殡一般是当天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此时如果在该年有属相相撞的人是要避葬的,不管是出殡还是上山还是入土安葬都是不能露面的。
出殡是举行过仪式之后,按照事先看好好的吉时吹吹打打地让抬灵柩的人将灵柩抬到一个路口停放,叶有华这会不用去别家奏哀乐倒是又得帮忙抬灵柩了。
灵柩的停放的地点也是事先看好,在这里进行过出殡仪式之后就将棺材停放着,帮事的送葬的等等就先回当大事的主家吃早饭。
吃完早饭再按照吉时出去继续进行送葬事宜,按照老门山的讲究,要让过世的老人入土为安,这些看好的吉时是绝对不允许再行更改的,要一一按照而来,否则过世老人真的会入土难安。
朱娇娇之所以对于几位叔叔如此淡漠相待也正是因为在她的梦中,父亲真的是入土难安。
在她的梦中,因着四/清/运/动,家里被人上门来抄/家抢打砸,父亲要强了一辈子,哪里受得这个呢,之后就因重病故世了,当时家里经过一场灾难,什么都没有了,办丧事都是四处拆借好容易办出来的。
出殡当天,棺材都已经抬到停车坪了,要上山的时候,四叔突然间就跳了出来,说是父亲下葬的吉时挑的不好,如果按这个时辰下葬会妨碍他们这些兄弟的命势将来,绝不能继续进行安葬事宜。
安葬事宜就这么被打断了,过世的老人真的要落个入土难安了,她们夫妻两个跟着母亲去求父亲同母的两个叔叔出面帮忙说几句话,以二对一,哪怕只是随意说句话,父亲也好安安稳稳地下葬了。
但是不管是二叔还是三叔,无论他们怎么求,她们都给跪下了,可是他们一个都不肯出面说几句话,父亲真的从来没有对不起他们两个,二叔三叔能学手艺是父亲帮忙的,他们娶亲是父亲帮忙的,他们成家之后分家起屋还是父亲出钱的,这份恩情不可谓不重了,更何况他们跟父亲还是一母的同胞兄弟。
可是他们就是不肯出面说话,当时他们也算是家道中落不堪,父亲一过世,就一落千丈,族里没有一个人肯出面说话。
这是朱家族里的事,外姓的人,就是大队长都不好出面说话的,叶有华这个小队长的名头更是一点屁/用都没有,有四叔拦着,帮忙抬灵柩的人也不好继续走的,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挑好的吉日吉时过去了。
没有办法,最后他们只能跟停车坪附近的一户人家借了个地方停灵,干熬着等了好几天,四叔终于松口了,为着这么一场折腾,他们欠下的债又更多了,后来的日子也是越过越艰难,以至于经常没米下锅,每每要去阁楼上抽一块楼板到石棉村换点米回来煮饭。
在她梦中,后来丈夫咬着牙也要让子女去读书,也是为此。那个时候门山小学还没有呢,大冬天的成忠顶着风雪去龙门小学上学,回来后冻得整个人都僵了,可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丈夫心疼得直掉眼泪,最后去猪圈里扯了几根稻草搓成绳子绑在鞋底,顶着风雪背着一百斤柴去沙河镇卖掉后给成忠买了一个帽子。
要说朱娇娇在梦中看着“她”的这一段经历发生,最恨的自然是那些上门来抄/家抢打砸的人,否则父亲不至于病故,其次就是几位叔叔了,不是他们,不是四叔的无故闹事,不是二叔三叔的无情漠视,父亲不至于沦落到入土难安的地步,这一场丧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