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头在,至少精/简/下/放/政/策/这一方面是不会再往老门山放人来安家落户了。
这对于孙工他们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至少他们的身份就稳当了,不再是之前那样不清楚了,孙工他们这一年来跟老门山的社员相处得也很不错。
叶有华从妻子所说的将来来看,孙工他们未来的危险也降低了许多。虽然可能还有几个估计看不清楚形势的人,但叶有华相信孙工肯定是明白的。
“补齐了资料他们就真真正正地是属于老门山的社员了,队里有事情他们出一份力也是应当的。”
大队长想想叶有华说的也对,如果是老门山的社员听了队里的安排不也是要一口应下么?他还是把孙工他们特殊对待了,看来以后得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只是下回再来人真的就没地方放了。”大队长又感叹了一番。
叶有华宽慰他,“没事,我听赵专家说了,只要咱们这边的排水圳好了,别的地方估计也差不多能好了,到时候也不用再住咱们这里了。”
“也就这个水库工程才会来这么多人,平时咱们老门山在这边,最里面就是深山,哪里有什么人过来呢?”
大队长点点头,“但愿吧。”
~~~~~~~分割线~~~~~~~~~~~~~~~
没过几天,县城里就把赵专家申请的材料运了过来,钢筋水泥就在桥那边的马路上铺了一地。
叶有华先安排了二十个身体壮实的壮劳力过来帮忙,搭水桥需要桥墩,要往桥底土里打桩的,这是需要大力气的活,非得壮劳力不可的。
过了中秋天气就降温了,至少单衣是不够了,但是打桩的人光果着上身也是一身的汗,这种活又重又慢,叶有华也不想让同一批人天天发累,过一天就换一批壮劳力过来,覃专家对于这些事情都不管,反正只要达到他的要求就行了。
好在老门山的这个河道并不是很宽,加两个水渠合起来四根桥墩就完全够了。
水库这边的工程忙着搭水桥、挖排水圳的事情,老门山的农场也没有闲着,果园里一部分的果子能收了,三百来亩的脐橙园,几十亩柑橘园,都是已经养了十来年的果树。
早几年果园就进入了盛果期,这几年虽然没有雨水,但是老门山也没有少了它们的浇水量,自然还是比不上最丰盛的时期,可果园还算是丰收,第一批熟的也能收获几万斤了,慢慢等下来陆续收的话亩产约摸能有一千三百斤左右。
收完两期果子就差不多可以开始收粮食了,这个时候老门山那个单独的水桥已经完工了,桥梁上添加的新水渠也已经好了,覃专家他们也已经撤走了。
老门山范围内该负责的排水圳在绵宾人的相助下也已经是挖好了,就连需要抹水泥的部分也已经给抹了一半了,壮劳力也能抽出来大部分来收粮食了。
除了这条排水圳周边的生产队负责自家地段的排水圳,春上开始来老门山的其他公社的劳力就忙着用滚石把排水圳的这条大路再给压紧实一些,原本还准备在路旁种些小白杨的,可这一直不下雨的天气实在不适合,也只得作罢了。
绵宾一群壮劳力帮着把老门山这一段排水圳挖完之后又去帮着挖其他大队的地段,循着老门山的惯例每个生产大队还会按帮忙天数送个百来斤粗粮食表示感谢。
于绵宾人来说他们出来百来十个左右壮劳力一天就可以额外挣个百来斤粮食,公社的的那一份粮食还照样发,这就相当于是拿的差不多双份粮食,那也是乐意的,大家皆大欢喜。
公社的周干部忙完事情回来发现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多说,为着绵宾人他也算是在老门山长住了起来,这些天出去办事情跑来跑去都在这条排水圳附近。
他还没有赵专家的消息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