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则挑了朝前院靠堂屋的那间屋子。

朱娇娇看了孩子们挑选的结果也很满意,八间屋子这样挑,正好一边女儿住,一边儿子住了。

朱娇娇把东西搬到二楼了之后又给那两间借用出去的屋子做了打扫,所有的东西也尽量回归原貌,等着赵专家他们再住回来。

放在厨房里的东西朱娇娇也基本上都给收进了母亲卧房里的橱柜里,等赵专家他们过来了就要一起共用厨房,毕竟如果自家的东西占用的地方太多的话赵专家他们几个用起厨房来就不怎么方便了。

赶在水库开工之前,叶有华去楚苗的畜牧场把猪仔给提了回来,提货的时候那边问明白了缘由之后还给添了些数量,叶有华的心放了一大半。

买回来的猪仔再加上自家队里的母猪产的猪仔,老门山养殖场猪仔的数量超过了九百只。

这么多猪仔出一点点问题那都是大问题,队里有手艺的几个老人家,包括老天叔,都被派在了养殖场镇守着,务必要保证每一只猪仔都健健康康的长大。

提回来了猪仔叶有华赶紧又去县城提机器存放在大队部的库房里,薛伯父那边还是帮忙订到了一台做大编织袋的手动机器,叶有华这份感激之心也是无以言表,机器提回来叶有华的心又安稳了一点。

水库开工当天赵专家几个大清早的赶了过来,这个时候朱家已经吃完了早饭,孩子们也都去了学校了,就是朱娇娇他们也准备去上工了。

赵专家几个背着行李急急忙忙的走进了院子,一边擦汗一边说话,“还好,朱同志你们还没有走。”

“不急不急,还没有上工呢。”朱娇娇宽慰了一句。

赵专家几个也没有耽搁时间,放下行李就出来了,“屋子打扫得很干净,辛苦你们了。”

“也是顺手。那就一起去水库那边?”朱立勤没有太客套。

赵专家连连点头,“去去去。”

到了水库又得重新分责任地,现在挖水库的人多了,大家分到的地盘就小了许多,但是深度的要求也高了许多。

越往下挖泥土就越难挑出来,从下方挑着泥土走到堤岸,又走下去,铺到路上,手推车不够用,这一路大多数时候还是得挑着土走路。

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就是来了许多楚南其他地方的社员,这些人离老门山很远,不可能天天回家,就得在老门山住下,可老门山哪里住的下这么多人呢。

很多就逼得家在附近一个半小时左右路程的人得早晚回家了。

就这样还是有许多人睡不下,不得不把把孩子们的教室都给借用了,孩子们早上搬着大小板凳去上课,下课了又搬回来给人腾出地方睡觉。

人多事杂,为了安全着想,学校里的女老师已经不住学校的宿舍了,就都借住了村民家。

因着跟罗科长的交情,朱娇娇家就接收了罗科长的岳家侄女唐美芙和其丈夫顾鸣钊,让她们夫妻俩在二楼挑了一间屋子住,他们挑中了剩下的那间窗户朝前院的屋子。

屋子里配置简陋,不过唐美芙夫妻把放在学校的东西也全部都搬了过来,倒也把屋子给堆得满满当当的,还有一些用不着的,朱娇娇就叫他们夫妻如果不想带回县城或者放到对面房间或者放到阁楼上也都可以。

为了这件事情罗科长还特意带着妻子唐秋湘来了老门山感谢,唐秋湘算是第一次见朱娇娇,眼见朱娇娇同她想象中的农妇完全不一样,言谈举止也是斯文有礼,心里很是喜欢,“我就说,明大掌柜的女儿不会简单。”

被罗科长扯了一下衣服才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见朱家人都装作没听见,唐秋湘也就没事人一样了,说了一会话又把侄女儿跟侄女婿给叫过来,叫她们夫妻两个把粮食放到朱娇娇家以后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