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4)

“……方丈后来又说,你可知道前世父母何在么?要晓得天下无不孝的神仙,我当时茫茫然就说,五百年前世今生,哪里还寻得着。老和尚就叹气,告诉我要加倍奉养今世父母,说毕陵伽婆蹉尊者也依照佛的吩咐供养父母……”乖官一边扯,一边在心里头感谢五百年后的南怀瑾老师,南老师啊!虽然你的某些论点我也不大认同,可你把佛经白话,实在功德无量啊!听了你的讲座,我才能把这些佛家的东西娓娓道来,阿弥陀佛,无量天尊,晚上回去给你上一炷香。咦!不对,这位老先生在五百年后的苏州吴江开讲座呢!估计收不到我烧的香。

这一巴掌还打了陈继儒的脸,意思就是说,小样儿,我五百多岁了,你能跟我比么?

这话要是在后世,或许乡下无知妇人才有个把会相信,但这时候,即便你学识滔天,对冥冥鬼神也是敬畏不已,何况,眼前乖官还是有异象的,十月桃树开花,作桃花开悟诗,在这一点上,几乎就死死堵住了别人的嘴巴,你说你不相信,为何百亩桃林秋天开花?

陈继儒当即脸上就白了,五百年,这得由此上述到我的哪一代曾曾曾祖父呢?顿时就哑火了。

把这位以骂人得享大名的陈继儒给臭得哑口无言,乖官倒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转头看双手抱胸蹲在地上的华山小师妹,笑笑伸手去拉她,“这位姐姐,如今我眼中有妓,心中无妓。”

这典故来自儒教理学家二程兄弟,但显然是从佛教理论敷演出来的,乖官借用,告诉这位吹箫大家,阅尽天下A片,心中自然无码,你挡是挡不住的。

曹鸳鸯也知道她不可能永远这么蹲在地上,更不可能赶眼前这个少年走,只好姑妄信之,怯怯起身,却是往陈继儒身后躲了一躲,看乖官未免就有些洪水猛兽。

董其昌一看,赶紧过来和稀泥,抹泥灰,哈哈一笑,“怪道这桃林春花秋放,以前看永乐御制神僧传,总觉得未免夸张,如今听郑贤弟说话,却有些信了,不过我看贤弟也是有意仕途的,这菩萨入胎还是少些人知道为妙。”

郑国蕃作为后知五百年的,却不作如是观,万历年间佛教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高僧不断,而万历皇帝也不像他祖父嘉靖宠道对佛教打击不断,这话说说也无所谓,说不准还能捞个护教法王之类的名头,明末高官里头儒教释教兼修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了,这倒不是说他非得见一个人就得自夸自己菩萨入胎,只是,以后若有类似传言,完全不必去辟谣,听之任之就好。

第62章 就打你的脸

作为打脸众,不能太嚣张,打完了别人的脸,总要给人一个台阶下,打脸太狠得罪人太多的,基本没有好下场,乖官所知道的高官打脸众被抄家灭门斩首的当真不少,何况,这董其昌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听完乖官胡扯,面不改色心不跳,还能和稀泥抹泥灰,眼光自然是不差的,至少比旁边的陈继儒要强许多。

这厮历史上当官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儿告老还乡,等事态平息了复出,眼光很好,也不肯站队,当然不站队的下场就是左党看你不顺眼,右党看你也不顺眼,最后被人黑了一把,数百个秀才把董家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还被人写成话本《民抄董宦事实》,顿时名声狼藉。

这也从侧面看出明朝读书人的[破靴阵]是多么的厉害,要知道董其昌官位不可谓不大,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死后还谥[文敏],谥号里头有[文]和[武]两个字的,那都是顶尖儿一等一的谥号,不是当代最顶尖的人物绝对得不到这样的谥号。

可老董被烧了一个家徒四壁,却也只好捏着鼻子认怂,最后的结果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说:诸生一时义气,姑与维新,免其查究,合行晓谕。

好了,把朝廷礼部尚书的家都给烧了,举个例子,后世,有几百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