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4)

散的。乖官的姨母性子软绵,事后一想,觉得到底还是怪自己太唐突,不过,提了这个话头,就好像打开了一个充满诱惑的首饰匣子,无论如何却是再也不肯放下了。

要知道王家的大女儿是她亲生的,小四小五是双胞胎,也是她生的,其余的都是妾生的,只是名义上叫她母亲,王家没儿子,她今年不过三十二岁,虽然说还能生养,但生儿子不是一个人就能生出来的,有相士给王珏看过相,说他命中无子,不然,王珏说不定还不死心要生八仙女九仙女,因此想生儿子基本是希望渺茫,七个女儿,一想到将来嫁女儿的嫁妆,王家全家都心慌。

如果嫁给自家姨侄,她认为乖官从小懂事,肯定能体贴姨母的为难之处,首先嫁妆大抵就能省了,如果不嫁大女儿,小四小五嫁给乖官,那是更加好了,一下子就送出去两个,所以,这念头魔障一般就日日夜夜围绕着乖官姨母,到了第三天,实在忍不住,不顾丈夫王珏脸色难看,带着女儿们浩浩荡荡就往桃花坞去了。

妻妹登门,郑连城自然不能赶人家走,当初南下,还是准备暂时投靠人家的,只是突然间发现儿子就发达起来,一搞二搞三搞四搞……结果刚到宁波就住上了三千两的大宅子,接着家里头丫鬟仆役大脚婆子,连花匠马夫都齐备了,他的心气儿顿时就噌噌噌如同《武备志》里头的火器[火龙出水]一般,一下就飞起来了,不肯随随便便就给乖官订下亲事来。

这个倒也不能怪郑老爹狗眼,这时代,本就是个待价而沽互相攀比的年代,不然民间风气嫁女儿也不至于嫁到倾家荡产,当年他郑连城也是看过王珏的脸色的,不就是个秀才么,不就是有个当小京官的老爹么,如今我也不给你看脸色,我郑连城厚道罢!但我儿子如今有出息了,将来会有更大的出息,你王珏就不要来拦住我儿子的前途了,日后我家乖官发达了,自然会关照你这个姨丈的。

所以,郑老爹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觉得自己做的天经地义,虽然当初是准备南下暂时投奔连襟家,但,不是没投奔么,总不能因为我曾经有过这个念头就欠你的罢!日后乖官发达了关照你,也对得起你,正所谓论心无完人,他这么一想,就轻松起来,咱们郑王两家是亲戚,来我郑家小住,那也没什么,无非多花几两银子,但,王珏想嫁女儿,那绝对不行,这个可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儿乖官的前程。

乖官的姨母倒也没盯着郑老爹非得立刻就把事情问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盘算,女儿日日和表哥相处,近水楼台先得月,到时候不怕没机会。

妇道人家一旦学会动脑子,主意也正得很,所以,一来二往,七仙女已经连续两回在郑家小住,每次住个三五天,要知道,郑家登王家的门也不过这个月头,因此,王家的女儿们实际上这个月大半时间是在郑家的,搞得郑家这些新买的丫鬟仆役们都忙着分辨大表小姐、二表小姐、三表小姐、四表小姐……然后,乖官觉得自己成贾宝玉了,每天早晨一起床,耳朵边上就是表哥哥长表哥哥短的,实在有些头疼。

但是,他也没道理不让姨母带着表妹们来住罢!所以,他就让家里头几个男仆再找几个附近人家会木工活的在桃林里头用竹子搭起一座茅屋来,一早出门来读书,还给茅屋起了个名号。

当然,茅屋绝对不能叫什么听荷小筑这类文青气浓厚的名字,他想了想,觉得在这儿一边读书一边练剑,不如就叫剑庐,反正大明朝的文人也喜欢给自己起号,自己以后也可以称之为剑庐主人。

今儿一大早他领着小倩就到剑庐来,左手捧着小戴礼记右手就握着村正,一边读书一边划动手腕,村正慢慢绕出一圈一圈的剑花,他这些天每天这么练下来,倒有些顺手了,摇着摇着就忘记了手上的剑,一直到手腕发酸发胀,才想起来手上还摇着一把剑,顿时就欣喜,心说这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