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寺庙到底和酒楼不同,点菜也不是酒楼里头那样点了旁边小二大喊着穿堂而过,在这儿,你只好吩咐和尚捡拿手的素菜上来,和尚们这门生意做久了,惯会看人眼色,那些熟客更是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如指掌,所以,送来的素菜基本不会不合你口味,正因为如此,人家更是喜欢这种气氛,说有意境、没有俗气,这保国寺生意愈发好,若不然那知客僧何至于吃得脑满肠肥的。
上了满满一桌素,素酒也来了一小坛,这素酒在明朝,和尚们是敞开了喝的,《西游记》里头女妖精调戏唐长老,动不动就是[这是素酒,但饮无妨,御弟哥哥满饮此杯],实际上素酒就等于后世的生啤,喝多了一样乱性。
两老一少心知肚明,也不去谈日后词话唱本这个话题,只是殷殷劝酒,这素酒和尚尼姑爱喝,老人女子小孩也爱喝,中国人在酒桌上谈生意的习惯由来已久,喝得差不多了,虞玄老先生和熊大木老先生这才开口试探乖官。
乖官说晚辈如今就住在城外桃花坞,这唱本么,目下正感兴趣,怕是还要写一阵子,心里头还有不少故事,想要写下来。
这话一说,两个老头都是眼神一亮,几乎同时劝酒,“凤璋,来来,满饮此杯。”
这边两个老头想套乖官的底,隔壁一阵杯盘叮当,似乎有人喝多了摔倒,然后隐约听见有人大骂,“卧槽泥马勒戈壁,不过一个六品京县知县的学生,到了宁波也敢如此张扬,定要叫他好看。”
第54章 躺着也中枪
素酒其实就和后世的甜酒酿差不多,度数极低,甜丝丝的,里头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当然,古人不懂这个,只知道吃素酒有助于消化,夏天中了暑气,赶紧喂一碗素酒,还能解暑,能吃素酒吃到醉,也算是奇人一个了。
久经考验的郑国蕃不动声色,喝了一大口素酒,心里头对隔壁那位甚是瞧不起,喝点甜酒酿你也撒酒疯。
不过他也清楚,古人的肠胃没现代人那么经得起折腾,这保国寺的素酒入口绵甜,酿得颇有水准,但顶天了,也就等于后世的低浓度啤酒,只好当夏天的清凉饮料,而且还是给女生喝的。不过,不会喝酒的人一瓶低浓度啤酒下去也会醉的,但这种度数的酒对与郑国蕃来说,那就是小儿科水准了。
打虎英雄武松喝的所谓[三碗不过岗]也不过就是后世高浓度啤酒的度数,要是乖官来喝,十八碗下去,恐怕第一件事情是撒尿而不是睡觉,可武二爷就不行了,被风一吹,立马就要睡觉。
所以,郑乖官一边喝素酒一边就竖起耳朵听隔壁说话,听了一半,满头冷汗,你道为何,隔壁那位撒酒疯的就是上次被乖官打了脸面的宁波市舶提举司副提举侯小白字西文的,今儿带挈着几个手底下人在保国寺吃斋菜,几杯素酒下肚,忍不住就吹嘘要给颜家好看,让那颜小姐乖乖地嫁到他侯家去,至于那个当众不给他侯提举面子的郑国蕃,自然要一并儿收拾了。
这侯提举喝多了,说话颠三倒四的,乖官恨不得把耳朵贴到墙上去才好,也只是隐约听到什么“浙江布政司使李少南……海盗王……李玉甫……抢颜家的货……”
不过这些话语已经足够乖官来分析清楚了,这才明白为什么在颜家的海船上那侯提举上下打量他的时候眼神古怪,感情这位侯提举的后台是浙江布政司使,而这个浙江布政司使又和大兴县县令有宿仇,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他郑国蕃挂着大兴县县尊沈榜的弟子的身份,人家如何不来报复他。
果然是躺着也中枪啊!乖官心里头叹气,不过,也不算太慌张,要是他刚到大明的时候,听说堂堂一省布政司使仇视自己要找自己麻烦,怕第一个念头就是跑路,开什么玩笑,浙浙江布政司使,那就是浙江省省长啊!找你麻烦那不是分分秒秒的事情么。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