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1 / 4)

所以李如松一溜串的高官头衔,有,等于没有,但是乖官说的宣府总兵,这可是九边炙手可热的位置,不过,明制,总兵不能领着手下的兵到处乱窜,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怕总兵官带着手下兵丁在自己地盘的边界上瞧见隔壁地界有鞑子作乱,理论上来说,他是不能带兵越界的,只能看着,也就是说只能掌兵不能调兵。

可若再加都督衔,这意味着有调兵权,武将做总兵官加都督衔,和文官做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差不多,就是给封疆们有临机专断之权,也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能加都督衔的武将,大明朝屈指可数。

李成梁顿时就动心了,端着茶盏的手一颤,茶碗和盏托一震之下,发出叮当一声脆响,至于李如松,张口结舌就看着乖官,这小子……不是,凤璋……凤璋今年不过十四五岁罢!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再瞧瞧对方十四五岁在干什么,一时间就生出些沮丧来,这人和人一比,真是要气死人啊!

而乖官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说道:“小侄还想保举如柏哥哥为山海关参将,如梅哥哥为蓟镇游击将军……”

啪嗒一声,李如柏手上正准备端给乖官的茶盏就摔碎在地。

这要换了平时,李成梁说不准就要呵斥两句,可这时候,李成梁这样老奸巨猾的都没话说了,盖因为乖官的本钱实在下的太足,无话可说。

这时候,李如松颤抖着嗓音就问,“凤璋,你说的,不是玩笑罢?”即便李如松眼高于顶,在乖官一套组合拳之下,也有些晕晕乎乎的,想矜持也矜持不起来。

“当然是真的,十足真金一般的真。”乖官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就从李如柏手上夺过茶瓯给自己倒了一碗茶,缓缓喝了一口。

他肯如此下本钱,这里头是有缘故的,宣府是九边重镇之一,是由蓟镇四海冶至大同镇平远堡的长城,因为总兵官位宣化府,故称宣府镇。

史书说宣府[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

乖官敢于把宣府总兵拿出来,妙就妙在,宣府紧邻蓟镇,而蓟镇如今谁掌握着?他家单叔赤霞老爷。

大明九边,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而蓟镇在九边重镇中位置很微妙,尤其是戚继光做了蓟镇总兵官后,蓟镇的位置在九边中可谓首屈一指。

我们来试看军饷,宣府的饷银史书记载[本镇年例主兵银十二万两,客兵银二十万五千两],而蓟镇呢,[本镇年例主兵银一十六万五千七百三两三钱八分,客兵银六十三万三千四百七十九两二线七分一厘一毫],从官职上来看,蓟镇有分守参将十一位,游击十六位,宣府则有分守参将六个,游击三个。

把李如松放在单赤霞老爷旁边,从兵力上来讲,蓟镇兵力要胜出多矣,甭说李如松没什么小心思,即便有,乖官相信也能控制得住,何况他日后肯定要给他家单叔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头衔,若是能再加个[镇守蓟辽、挂将军印],更是能总领全局,到时候李如松也得听单赤霞的。

当然了,单赤霞如今不过是蓟镇参将,暂代副总兵,不过,有皇帝罩着,又有银子使,坐在这个位置上,想立功那是太容易了。

至于山海关参将和蓟镇游击,那都是蓟镇麾下的武将,更是直接听令于单赤霞了,乖官又怕得何来?要知道蓟镇有马步官军十万九千三百九十员名,马四万一千三百二十一匹,十万大军岂是说了玩儿的?

故此,这泼天的本钱撒出去,乖官根本不怕李成梁不上钩,你说你财货不放在心上,那权势呢?

李成梁如今是镇守辽东总兵官,若李如松再成了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