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新来的苏妓小香玉一宿渡夜资,你怕是清楚得很罢!”胖子连滚带爬,赶紧回到下首,自家找了自家椅子坐上去,“老太爷,我这上下不着调的,八家都知道,您就饶了我罢!再说,咱们八家都是吃的灶户煮出来的盐,那个我知道,上次征灶户盐的时候,我亲自去过,今年米贵,一石米换了七石盐。”
屠老太爷无奈摇头,这个二皮脸的家伙,要是自己亲孙子,早打死了,当下哼了一声,“算你还知道做事,这次就饶了你。”
《大明食货志》上说,官府问灶户,也就是专门生产盐的人家,问灶户买盐,官价是一石米买两石盐,当然,官价永远只是书面上的,实际不可能,加上盐丁克扣等各种原因,实际上一石米要买到两石半的盐甚至更多,后世专门研究私盐的专家普遍认为私盐贩卖起码有十几倍的利润。
像是今年江南很多地方都旱过,米价大涨,苏州闹那么大的风波,张胖子去问灶户买盐,只涨了一倍的价格,一石米换了七石盐,灶户还要千恩万谢,为何,市面上米价太高啊!
王阳明的入室弟子大儒王艮,泰州学派开山宗师,就是灶户出身,他自小贫苦,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天生贫苦,连饱饭都吃不上,为何有人穿金戴银骑马坐轿,故此专心读书,后来拜在王阳明门下学习心学,终成一代文宗大儒,开宗立派,宣扬[庶人非下,侯王非高……满街都是圣人],也就是颜山农所说的是人生而平等。
一石米就换了七石盐啊!哪怕是正常价格一石米买两石半的盐,拿到街面上去卖,那就是二十倍的利,朝廷盐铁茶马的税收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故此私盐屡禁不止。
屠老太爷说到此处,看众人还有些不明白,当下就说:“老夫也懒得跟你们卖关子,就直接告诉你们罢!咱们大明的盐,拿到扶桑去卖的话,四百倍利……”
啪啦,啪啦,啪啦……摔碎了一地的茶盏,那二皮脸的张胖子正准备吃茶,也失手打碎了茶盏,目瞪口呆之下,喃喃道:“四百倍的利?”
第328章 姐姐贵姓
瞧见众人这般惊掉了一地的茶盏,屠老爷这才自得,摸了摸胡须,摆出诸葛亮的风度来,身边刘氏赶紧就道:“奴让下人来打扫一番。”屠冉轩一伸拐棍,刘氏愣了愣,赶紧扶住他,他缓缓就说:“不必了,去正厅罢!想那郑国舅一忽儿就要到了。”
刘微微转身叫了一声,后面跑来一个小丫鬟,手上拿着貂皮斗篷,刘氏扶着屠老太爷就走到门口,把斗篷给他披上,扶着他便往正厅去,后面那些族长堂主们一个个犹自惊讶不已,四百倍的利润,太吓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杀头都肯了,何况百分之四千这样惊人。
到了正厅坐下,屠府的下人赶紧燃火盆的燃火盆,上茶的上茶,一忽儿,就驱走了正厅内的寒气,众人心不在焉喝了几口茶,忍不住就继续问屠老太爷,老太爷斥道:“糊涂,当下闽浙豪商们都被那郑国舅得罪了干净,他要替当今赚银子,必然要跟我们联手,如今只是试探咱们罢了,这乃是澶渊之盟的故计,老夫焉能瞧不出来?哼!”
澶渊之盟是说北宋宰相寇准请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打败了辽国大军后又坐下来和谈,史称澶渊之盟。
用后世伟人的话,这就叫做以战争求和平。
屠老太爷料准了郑国舅定然是虚张声势,想敲打我们一下,最后还是要求到我们的,至于什么读书人颜面,如此天大的利润当前,颜面什么的,也就可以丢一丢了嘛!
大明的官儿搞银子,一个个都是个中好手,屠老太爷当年巡抚南直隶,提调江南军马,更是行家里手,捞银子的本事厉害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