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3 / 5)

存之道就是伺候人,这话听起来还是很好听的,起码会让老爷觉得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第二曰,苏州府震动,苏州顶尖儿的粮商之一的风刑君风大老爷被锦衣卫查出来勾连小吕宋,大批的锦衣卫冲进风家,搜出了和小吕宋勾结的番书,可谓证据确凿。

其实,明眼人都能咀嚼出其中一丝不对劲的味道,这风大老爷在苏州也算是小有名气,你说他囤积居奇、贪花好色、嫖妓不给钱甚至偷看女人洗澡这些都有人信,可说他勾连小吕宋,人家小吕宋那儿一年三熟,粮食多的是,勾连你一个苏州府的粮商,有必要么?

可是,明眼人说了不算,买了很久的高价粮米的苏州府老百姓才说了算,这位风大老爷顿时成了卖国贼,要知道,苏州府百姓本来就有冲击官府的传统,被挑唆起来的百姓冲进了风家,把风家砸了个稀巴烂,随即,风家满门就被订下了造反谋逆罪,这个罪名,哪怕有民间俗称[免死金牌]的丹书铁券也必死无疑的,满门老幼都被绑着推在风家大门口,点了名全数斩了个干净,血水把整条街都染红了。

风家满门一死,全苏州的粮商们顿时激灵灵打了一个寒噤,这时候才感觉到脖颈发凉,对于囤积居奇,顿生悔意。

第272章 乖官你这空心大佬官

苏州衙门很多,譬如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提学使衙门、卫指挥使衙门、兵备道衙门、督粮道衙门……再加上知府衙门、苏州下属几个县衙门、四个都察院衙门、织造衙门……仔细掰着手指头一数,却是连十根手指都数不完。

这么多衙门,靠漕运吃饭的衙门又有多少呢!首先督粮道这是本职工作,定然靠漕运吃饭的,此外,兵备道有些类似后世的后勤部,吃拿卡要也是必须的,卫指挥使衙门,虽然江南军卫是出名的烂,可考虑到当初苏州是唯一大败倭寇的江南城市,故此苏州卫还是有些战斗力的,不过,这战斗力也是建立在大把粮饷上头,属于少爷兵,尤其兵备道又和卫指挥使衙门关系密切,兵备道的职能是[兵马钱粮刑名皆其职掌],卫所想要日子过得好,就必须去呵兵备道的卵。

此外,布政使、几个都察院,这都和漕运关系密切,郑国蕃虽然让苏松巡抚梁文儒死死盯着手上的军卫,梁文儒这个苏松巡抚的全称应该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真要说手上权势,那可谓滔天,不过,老梁这个人,胆子比较小,只看浙江巡抚蔡太明明和他是同一个座师门下师兄弟,两人在当年老师身陷严嵩案不能自拔的时候,悄悄救出老师的女儿十九娘,可为何十九娘最后嫁给了蔡太做小,而不是嫁给他梁文儒呢?

后世有句话叫做姓格决定命运,老梁做事有点畏首畏尾,明明在救老师的事情上头出了力气了,但是因为缩手缩脚,不像蔡太那般撸起袖子一副为老师赴汤蹈火的架势,甭说十九娘,换了其它女人,恐怕也觉得蔡师兄比较靠得住,梁师兄胆子太小,靠不住。

正因为性子偏软,他才会被刁民冲击巡抚衙门逼得差一点上吊自杀,才会顾忌苏州是阁老乡不敢得罪人,数年巡抚下来,名义上的最高官员都被下属们认为是虽然有些爱银子,但总的来说是老好人,这么一个印象。

故此,即便他使尽浑身解数安抚军卫和各指挥使,但依然有人上蹿下跳,此人便是他的副手,布政司参政栾子夏,前文说过,大明朝的南直隶制度很坑爹,南直隶是由几个省份分别代管的,这位布政司参政实际上是浙江布政司参政,但是,又兼着整饬苏松兵备道的职务,此人是浙江布政司使李少南的同年,李少南发迹后,硬生生把这位原本混的不怎么地的同年给拉到了一省参政的位置上头,两人关系可谓是铁杆。

这位栾子夏便是公然和梁文儒唱对台戏,对苏州各卫指挥使们便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