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2 / 4)

…”

万历面无人色,跌跌撞撞抢过去,一把握住德妃的手,德妃强自给他笑了笑,正要说话,又是一阵剧痛,忍不住大声叫起来。

“御医,御医呢!”万历紧紧握住德妃的手不肯撒手,旁边几个老嬷嬷急得劝他,“万岁爷,这是娘娘要生了,您万乘之躯,还是先避一避罢!”

“不行,朕要陪在若彤身边。”万历这时候格外地执拗。

作为当今天子,万历这时候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爹了,可是,没有哪个嫔妃甚至皇后享受过这个待遇,生孩子的时候皇上死活要陪在旁边的。

当晚,德妃产一女,上赐主号,曰静乐公主。

就在这时候,在扬州的乖官大张旗鼓往苏州府而去,说是要把八百年无双无对的盛事给苏州府的商人们瞧一瞧,消息不到一天就传到了苏州府,有些胆小的商人吓得出门躲避白宫国舅,可说乖官真有净街虎之风范。

而九州都统使雷神立花的大名亦以瘟疫一般的速度往整个大明传播,以一藩属,独自和小吕宋开战,并且还取得了胜利,缴获无算,还亲自送到我大明来,这样的臣子,真真可谓披肝沥胆的国朝第一忠臣哇!

大明的商户众多,用地域算,有徽商、浙商、闽商……用专业算,有海商、盐商、茶商……但实际上这些分化都太仔细,像是海商这个词就极为不靠谱,别的不说,就说江南各大织造,所产之丝绸,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出海换取大量的银子,所以说,大明每两个商户,其中一个就和大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这些商户们不要钱地吹捧着九州都统使的大名,反正的确不要钱,随即,便如狼似虎一般往宁波扑去,要知道,几十万商人在海外的资产,说富可敌国都是轻的,如今既然那位九州都统使说缴获无算,说不准就有自家的货,即便没有,说不准也能空手套白狼,我说是自己的,难道他们番邦小国的人还敢说不么?

有些损失惨重的,大悲大喜之下,甚至唱起了戏文里头的词来:若嘴里面甭出半个不字,管杀不管埋,哇哈哈哈!

第246章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所谓商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若问这个问题,连最迂腐的夫子都不屑回答,世上只有好人和坏人么?你是村头那四十年娶不上媳妇的王二傻子么?居然问出这种问题,读书读到鼻孔里头去了,竖子,速与老夫滚。

我大明官方对商人的定义则是[每窥厚利,若行严禁,动辄勾倭内讧],用白话来说,就是只要有利润,杀头抄家的买卖一样有人干。市井倒是兴起一股商贸浪潮,武宗以来,无数话本中的主人翁从官宦子弟变成了商人子弟便是明证,相比较于朝廷的遮遮掩掩,像是张四维去年的夜遇神人授金事件,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祖上贴金,掩饰自己家族巨额资产来历不明么!

不管叫好的还是叫骂的,都掩饰不了一个事实,资本,是逐利的,那么,死在逐利的路途上,《论语?述而》曰:求仁而得任,又何怨?

上述这些话,出自一代儒宗颜山农,他在宁波一开讲,天下耸动。

此老名气太大,不管是士林还是市井,他都拥有无可争辩的影响力,甫一到宁波,一头就扑进了人民日报的先期开创,甚至,当陈继儒和那些文士们还在争议到底用雕版还是活字的时候,颜老头一言而决,活字,无它,求速耳。

作为一个嘉靖年便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他一发话,人民日报就成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问世五百多年,但始终不成主流,盖因为活字无书法之妙谛,呆板,士子文人一眼看了便要生厌,这便是当时整个士林对于活字印刷的态度。

但是活字印刷也有巨大的好处,便宜,效率,这却是美仑美央的雕版印刷无法比拟的,颜山农一代儒宗,经常给市井百姓讲学,他的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