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 / 4)

当然,这个所谓不算太纨绔,只是和那些在城内纵马,撞死人后扔下一个家奴顶罪就扬长而去的权贵子弟相比较而言,若要跟乖官一比,那就是十足十飞扬跋扈的纨绔了。

徐文茂今儿是故意来落郑国舅的面子的,南京权贵众多,便如他自己所说那般,侯爵多如狗,六部官儿满地走,一个国舅,算什么?

他为何要特意来落国舅的面子?盖因为如今的漕帮对徐国公府孝敬非同小可,如今勋贵们是不掌兵权了,不过正因为如此,朝廷对勋贵伸手捞银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像是漕帮,那是肥的流油,谁不想上来咬两口,漕帮深知自己势大,惹人耳目,故此不但对漕运总兵和漕运总督千方百计的孝敬,此外对南京权贵也是上下打点的,像是徐国公,南京勋贵之首,能不打点么!

徐国公府以前收的只好算孝敬,可以说是成例,并没有义务帮漕帮出头,但从徐文茂开始,却是金山银海的收了,他说起来名头大,当代徐国公的幼弟,可位置摆在那儿呢!每月府上的月例银子不够花,怎么办,那只好想法子去捞了,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漕帮的人,漕帮对他这样的人岂有不巴结的道理,一来二去,两头打得火热,那时候徐文茂也不过十五六岁,不得不说,人的胆子的确和出身成正比的,换一个同龄人,谁敢收人家送的上万两银子,可他就敢收。

几年下来,他就成了漕帮的靠山之一,作为南京最顶尖的勋贵,他也的确有资格去做,而且他读过书,读书人的脑子一旦活络起来,坑蒙拐骗作奸犯科要比正常人厉害得多,若不然,那些山大王为何想方设法也要找个秀才回来当智囊做二当家呢!

他身份的确高贵,可这都是沾着他老哥的光,他和徐国公一母同胞,当代徐国公又没儿子,但是,这能保持几年呢?他老哥如今可正当壮年,再活三四十年也稀松平常,故此,他给自己订下的目标是,三十岁之前,捞够一百万两白银。

考虑到当时的购买能力,这一百万大约等于后世二十个亿,不得不说,这位徐国公的幼弟目标还是很远大的。

如此一来,他就有足够的理由仇恨郑国舅了,为何你有功名在身,我冒名顶替去考试都要被赶出考场,为何我拼死拼活去赚银子,你在扶桑却能收一座银山,为何你手底下有铁甲船,我帮掇着漕帮却要冒着被御史弹劾的危险……

他穿着毫州万寿绸裁成的儒衫,这儒衫讲究中正,可万寿绸刚被他老哥进贡到北京,被列位贡品,讲究华丽,故此便颇不伦不类,何况他身份再高贵,也没资格穿儒衫,可整个南京谁敢管他?即便那些御史清流,谁愿意因为一件衣裳特意写个奏折,恐怕朝廷也要骂多事,这天下如今逾制的东西太多了,管得来么!

拿折扇拍打着掌心,徐文茂在船头大骂,“赶紧的,给爷爷让开航道,爷爷我大人大量,便当没这回事,若不然,我这边放下水鬼,铁甲船?哼!船底也是铁甲不成?照样凿你一个大窟窿。”

他乘坐的船只是沙船式样,平底的,足有一千料,这样的船只头尾相连,把大江都给拦住了,可想而知多少船只,别说乖官的船过不去,谁的船也别想过去,有些消息灵通的,顿时就把这事儿嚷嚷了出去,徐国公大战郑国舅,倒是那些正经做买卖的,心中叫苦不迭,你们神仙打架,不要殃及我们凡人啊!这一堵,可苦了我们了。

对于徐文茂的称呼,拍马屁的多有称呼他小公爷的,就像是嘉靖年严世蕃被成为小阁老一般,也算是流俗。

江面上正刮着西北风,风声把徐文茂的大嗓门吹到江面上,却是无数人都听得清楚,其中一艘明显也是军卫船只的船上,有人便嗤笑,“凿穿铁甲船?这徐国公府上看来也没明白人儿,铁甲船都是水密隔舱,别说凿一个大窟窿,凿上三五个大窟窿,也未必沉得了,咱大明的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