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3 / 4)

做不起盔甲,这些盔甲都是花银子跟大明国买的,至于背的么,那个不叫鸟铳,那叫打簧火枪,不过谅你一个只读过四书五经的书生也不懂。”这话其实就在打这些人的脸了,穷还能花大把的银子买盔甲么,扶桑铁矿稀缺,但是金银不缺,何况扶桑金银比例一比四,大明是一比十,这一来一回,就是暴利,说个难听了,收了他们奢侈税,他们还是暴利。这时候大明一年税收大约两百五十万,这可是隆庆万历大开海时代,等禁海的清朝康乾时代,一年税收要超过三千万,这一进一出,到底多少银子流落到官商口袋里头,就是一目了然的了。

所以老百姓总是说,皇帝是好的,下面的官是贪的,吏都是该杀的,这话未必没有道理,制度肯定是最大的问题,但官商的确是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甚至是吸骨髓,杀一些并不足平愤。

把那书生兼商人讽刺了一番,伊能静斋就继续带着人往下一家而去,那家主人这时候才明白,这可是动真格的,自己不是在大明,而是在扶桑,大明朝廷奈何不得读书人,可扶桑却是蛮夷啊!

不过,商行几个大头目到了,他还有些指望,却不想,伊能静斋根本不跟他废话,看他还那个腔调,直接拔刀一刀就砍下首级,脑袋在街上骨碌碌直滚,血却是溅得到处都是。

“下一家。”伊能静斋虽然是个外交达人兼马屁精,但好歹也是剑豪的底子,杀个把人,当真是不眨眼的,腾腾腾,带着人继续往下一家商行走去。

一群如狼似虎的兵丁把那商人拽了出来,那人也是穿着儒衫,在大明,有些地位的商人若没有功名在身,那你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他被推搡着拽到外头,随即膝弯一痛,就被刀鞘敲得双腿一软跪在了地面上。

“你来说说,缴不缴税啊?”伊能静斋握着刀柄,说话慢条斯理,脸上却是杀气腾腾的。

那人一时间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伊能静斋也不废话,手起刀落,噗一声,又是一个无头尸身倒在地面上。

那几个行会大头目气得浑身颤抖,不过,这时候也终于认清了,形势比人强,这次人家可是动真格的了。

等伊能静斋又带人拽出一家商会的主人按在地上,那穿着儒衫的商人终于忍受不住,涕泪横流,“缴税,缴税,缴税……”

有人开头了,自然下面就好办了,这就是从众心理,很快,大笔大笔的金银全部搬了出来,在街上闪闪发光,尤其是衬着满地的血迹,看起来格外地诱惑,血淋淋地告诉人们,什么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什么叫做财帛动人心。

尤其伊能静斋还不收扶桑最流通的永乐通宝,只收金银,而且金银比例不按扶桑规矩,而是按照大明的规矩,这一进一出,等于多给两三倍的钱,那些商人心头都在滴血,脸色倒是比刚才杀人立威的时候还要更白上几分。

这时候,伊能静斋就走过去对那几个商行大头目笑了笑,“几位,你们应该庆幸,你们的店铺不在第一家。”这句话威胁的味道十足,可这些豪商已经没力气跟他计较了,人也杀了,银子也缴了,还能说什么,认怂就是了,日后未必不能寻机会再找回场子。

其中一个叫庄凡且的,正是方才大哭的那个,这时候还红肿着眼睛,这人心思最机深,对伊能静斋拱了拱手,“这位大人,在下庄凡且,南直隶苏州府人士,银子,在下一分不少缴纳,只是在下想问一句,为何好端端的突然就要杀人立威?请大人不吝赐教。”

他这话意思就是,杀人也要给碗断头饭罢!咱们缴银子,你总要让咱们知道理由罢!

伊能静斋也不想瞒着他们,就笑了笑,“各位想必还不知道,在宁波府,有刁民闹事,把国丈的家给烧了,国丈本人都受伤了,消息传到我国,我国国主大怒,我国国主王后都是仰慕国舅的,自然听不得这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