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4)

还指望他们能歌功颂德,未免太也不现实。

事实上,大明商人的商行中,有人是酸溜溜说过这样一句话的:这位国舅爷,等于是玩弄了俺们的老婆,还要俺们感谢他只是抢回去玩了玩,最终又还回来了。

这个比喻不可谓不精妙,但是别的商人听了,未免就要大骂:卧槽,庄凡且,老子诅咒你今年买卖折本折到卖老婆。(毛文龙《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商受折本,纷纷告扰,词叠如山……每年津运十万,所至止满六七万,余俱报以“漂没”。臣欲图其来年之运,不得不出“实收”与之……绕路愈远,漂没愈多……武官滔媚文官,要如子孙孝养父祖,稍有奉承不到,随谤随参,不异严父断送婴儿。]毛大帅这样的牛人,碰到官商集团,也要捏着鼻子乖乖认怂。)

在九州岛做生意的,还只算小买卖,大多都是些中小型海商,但能在界町和京町做生意的,那可都是大型海商,背后没有一家不是有背景的,这些人,真是冷眼旁观,准备眼看这位国舅起高楼,眼看这位国舅楼塌了。

但万没料想到,这位国舅拳打脚踢,硬生生就折腾出了一方天地来,像是霸占石见银山这种事情,这些豪商兼读书人坏水鬼主子多的是,本要参他一本,不曾想,扶桑朝廷自己先就昭告天下,说仰慕凤璋殿下的文采,如久旱盼云霓,情愿把银山奉上,任凭上国殿下使唤。

这告示一出,把这些豪商们气得鼻子都歪了,大骂扶桑朝廷狗一般,一点用处都没,这不是铜山铁山石头山,更不是荒山,这泥马是银山,银山啊!你仰慕文采,仰慕泥马啊!

总之,这些读书人兼商人真是什么话都骂出来了,但偏生没辙,在大明,一等读书人入朝为官,二等读书人才做买卖赚钱,这些人虽然破口大骂,偏生人家国舅爷还是大名士,诗词好,话本亦好,唱本更好。

所以,乖官愈是得志,这些商人愈发郁闷,如猫挠心一般。

眼看着这位国舅爷搞茶会,应者云集,搞剑庐,剑术道场关掉无数,无数剑客乖乖地去剑庐登记造册,不服从的,被抄家灭族,拿绳子绑成一长串,步行前往石见银山挖矿,最离谱的是,这位还下了一道特别荒唐的命令,叫做[千代避讳令]。

千代这个名字在扶桑属于寻常的大路名字,譬如堀秀政小名菊千代,前田利家小名犬千代,什么花千代美千代之类的,更是比比皆是,可郑国蕃愣就下了一条命令,以后谁也不许用千代这个名字,命令一出,很多小名叫千代的、或者家里头有孩子叫千代的公卿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改名,接着,武家们也迅速响应,纷纷改名。

若是以前,在扶桑大街上喊一声[千代],肯定会有无数人回头,可如今,你喊一声,便有净街虎的效果,任凭多繁闹的街町,肯定顿时人群散个精光。

至于不肯改名字的,也不是没有,但脏活景胜在询问殿下若有人不肯改名应该如何的时候,乖官不说话,富田景胜顿时就觉得自己明白了,石见银山挖矿的人又多了许多。

总之,乖官在扶桑干的事情,在那些读过书的商人眼中,无一不是天怒人怨的事情,可叫这些商人郁闷甚至破口大骂的是,扶桑人甘之如饴,还有无数僧侣、神官、文化人吹捧,什么茶仙、现世大菩萨、八百年出一个的大文豪,不要钱一般就贴在那位国舅身上。

对了,还要加一条,扶桑习剑之人被分成五等,剑手、剑客、剑士、剑豪、剑圣,然后各自有剑庐颁发的由状,这才能开道场,这些剑客居然不要脸地就称呼那位为剑尊,意思就是剑中的至尊。

这一种种,一切切,怎么能不让那些商人妒发如狂,好事都让那位占尽了。

诅咒也好,膜拜也罢!乖官最近却是云淡风轻,舒服得紧,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办得称手,像是千代避讳令这么离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