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天注定吧。”张老大夫感慨了一句,如果不是天注定的缘分,怎么会只是出了一趟门,就找到亲人了呢。

郭元乾想一想当初自家寻亲,其实已经算是很顺利了,毕竟来了港城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亲人,有一些人寻亲一辈子都没有音讯呢。但也比不过萧庭这个寻亲,萧庭这都没有寻,亲就相认了。

大家看着萧庭露出了善意的笑容,至于说萧庭的亲人怎么会流落到大不列颠的,这个事情真的想都不用想,不外乎就是时势造就的。

这样的例子,大家身边也不少啊。

哪一个流落在外的人不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才得以成活呢。

饭后大家各自活动,郭泰安找到张老大夫,把张川柏张广白兄弟托他带回来的几样古件给了,“这是川柏和广白捡的漏,特意托我带给你们的。”连同相片还有手写单据也一起给了。

“这俩孩子。”张老大夫没想到还有这个,他今天观赏一天了,也大概能看出来一点东西,这几件东西都不便宜的,不过张老大夫更关心两个孙辈,“他们两个之前写信回来,说是川柏想学药物研究这一块,你知道这事吗?”上回过来的时候,他看两兄妹才回来,都没有怎么倒过时差,也就没有问,这回才问起来。

郭泰安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我听川柏说,毕竟要他通过考核才能转专业,我回来的时候有点急,倒是忘记打电话问他有没有通过考核了。”

“他们从小就是背汤头歌长大的,用药配伍君臣佐使,他们也熟悉啊,他想做药物研究还要专门去学么?”张老大夫更担心一点,“是不是川柏改学了这个,原来的专业就要放弃继续进修了?”

郭泰安记得张川柏就是这个意思,但他也不是特别肯定,“这一块我不是很懂,川柏他们写给家里信中是怎么说的呢?”

“就说想要学药物研究,如果顺利的话就能够转专业。”张老大夫的心里自然是不太乐意孙辈抛下了学了十几年的东西转而去学制药的,药物研究不就是制药么?但是,“川柏觉得这个有意义,学得好的话,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反正就是说了一串夸赞的话。当然,他这个话我是信的,但凡是大范围的病情,那不管是预防的药还是治疗的药,确实就是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但是有没有必要专门去学这个呢?我们学医的,那是从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就要学药理的,不然怎么开方配药?”张老大夫不理解的点就在这里了,但他心里也很明白,“他兄弟俩都是算个有主见的人,也不太能听得进长辈们的建议,当然,我们年纪大了,也不太跟得上现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了。”

郭泰安听他后面这话说得有一些伤感,连忙否认,“哪里话啊,张老大夫,你看啊,不只是山顶道这一片,就是职工医院那边,大家也都更任何你这个老中医不是么?山顶道这边都极少有人经常跑西医院做体检的,都是更信任你。依我看,中医就是越老越吃香。”这个是郭泰安自己的想法。

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张南星是张老大夫的儿子,那指定是得了张老大夫真传的,但是大家也更愿意请张老大夫按时按点过来搭平安脉,而不是张南星。

即便是前往职工医院求医的人,看到医院里有张老大夫这么一位老大夫,也更愿意选他,而不是其他人。

在大家的认知中,中医的经验是要靠年限来累计的。

张老大夫听郭泰安这么说,不由笑了起来,“其实这个也只是我们老一辈的想法,其他年轻人还是更愿意相信西医呢。”

说是这么说,不过对于张川柏的选择,张老大夫虽然不太看好,但他也不是那种封建式的大家长,“他要是想学这个,也随他吧,不过,看病治人这一块,他也是学了好多年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