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家信件交流归交流,并没有说起来各自家里的情况,所以,郭无恙不知道罗小姐到底是港城哪一户罗家,罗小姐也不知道郭泰安郭无恙兄妹是哪一户郭家人。

郭家真正属于自家的生意,也就一个郭安制衣厂,其他都是跟大家合伙开的公司,明面上郭元乾安梅夫妻也不怎么去参加商界的活动,一般都是叫邱媛陆六或者王鸿闻沈逸舟顶上了。

而家里的小一辈都还在上学,根本没一个人能代表郭家人出面的,所以郭家人在商界也没有人人都知道是什么情况的。

更何况,郭姓也不是很稀奇的姓氏,港城的有钱人多,有钱又姓郭的,也不只是那么一两家,有好几家呢,很多都是家大业大,人口多着呢,不像他们家,在港城定居的郭家人只有郭元乾安梅夫妻俩连同三个孙辈,总共五个人,还有两个出国留学了。

所以,如果单单只从姓氏出发,就想要猜到郭泰安郭无恙兄妹到底是哪一家的话,那也是不容易的。

至于罗小姐,港城罗姓的发达人家也不少的,那也不好猜。

郭泰安和郭无恙也没想过要猜,不过是每年春节古堡度假的缘分而已,这样的缘分,每年都有十几个,真没有必要把人家给打探得清清楚楚的。

这个也算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了吧。

从家里寄过来的信件当中,是很少会说这些事情的,郭家兄妹俩倒是在罗小姐的信件中对港城当前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不过郭泰安跟郭无恙都不是特别地担心,不管九龙或者是港岛的社团堂口怎么闹,住在山顶道能受到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当然,如果是被人盯上了绑|架这样的事情,大概就有一些防不胜防了。可是郭元乾安梅郭皆安平时出入都是用车,也有保镖跟随。

郭皆安年纪小,但家里的门禁又不曾严格到需要他离家出走的,出门一般都是跟小伙伴一起玩,大家的保镖加起来数量才多呢,危险基本上都会被规避掉。

看起来就危险的地方,不用长辈叮嘱,他们自己就知道不要去了。

郭无恙给罗小姐回了一封信,也是闲聊。

到了十月里,郭家兄妹俩打电话回家,听家里提起过一句,爱德华家族现在发货,不是按多少个集装箱来发货,而是按多少艘货轮来发货。从漂亮国那边发出来的国际货轮的载重,一般是一万吨到十万吨左右。

多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七八万吨,少的时候,就是四五万吨的样子。

郭无恙听着都有一些惊讶,“这样不是一个月发两次货就能发十万吨左右的粮食了?”而爱德华家族每个月还不一定只发两次货呢。

这可真的是很大宗的一宗买卖了。不过,爱德华家族的农场可真多啊,这个粮食产量也是真的高,去年的粮食,据说还有用掉了一部分的,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出货量。

“他们今年的新粮已经有出来了,这一次又是大丰收,不过,他们家的新粮不打算卖给我们。”郭元乾已经有确认过这件事了,“等去年的陈粮出完,这笔交易就算是结束了。”

郭泰安跟郭无恙有心理准备,上回陆六过来处理郭泰安开厂事宜,就已经有提到过,不单是卖的人不想再卖,买的人也不够钱再买了,“内陆干旱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好转?”

“干旱的地方几乎是寸草不生,唯一好的,这个干旱是一片一片轮着来的,有的地方去年干旱今年没有干旱,有的地方今年干旱了去年没有干旱。我听说,还有人提供了地窖种蘑菇的种植方法,蘑菇既可以做菜还可以做主粮,再加上近两年从国外订购的粮食,又早早就实施了限量供应粮食,总体的情况还算好。”

这个跟郭无恙梦中见到过的情况不太一样,但郭无恙觉得挺好的,“那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