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信里头确实是吹嘘较多,不过,这也是事实,就随他吹吧。
郭无恙刚刚接的是奶奶的信件,信里大多说的是郭安制衣厂的发展,基于目前的经营状况,郭安制衣厂也要扩建了,在漂亮国的小叔祖将郭安这个品牌已经经营出来了,现在订单量暴涨,不扩建不行啊。
这也算是好消息了,郭无恙看完了心情挺不错,又去看爷爷的信件,这回信里说的就是在维多利亚港买下来的那块地皮,已经正式办了手续了,那块地皮现在是挂在了郭无恙的名下。
郭无恙有一些奇怪,“怎么挂我名下了?再怎么挂也要把我们三个的名字都挂上去吧?再说,这几年我都不在港城,这样不好打理吧?”
“爷爷信里说了,那块地皮买回来了也没法立马开建的,好像是要等跟那块地皮相关的那一期填海工程完工之后才能开建,否则会影响填海工程。”郭泰安也有看到信里说了这个了。
郭无恙翻了一页就看到了这个信息,“最好还是我们三个挂名啦。”郭无恙不太好意思一个人独占这份产业。
“你放心,爷爷既然开买了,肯定就会做到公平的。”郭泰安还记得,“我们那年刚刚迁居港城的时候,买出租楼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么?”
嗯,还真的是这样,当时买出租楼就是这样子一人一份轮流挂名的。
这样的话,那就不用再担心了。
郭无恙继续往下看,信里说到舅太公已经决定要在十二月中旬来港城定居了,这样很好啊,以后爷爷奶奶有人可以说话了。
信件内容快结束的时候,爷爷又写了几句,说是内陆干旱,他们粮食公司捐赠粮食了。
这一句在信里也就是随口一提的样子,但是郭无恙明白,这是爷爷在给自己递消息,内陆真的干旱了。
不过,这一次的情况要比曾经好,没有大锅饭浪费粮食,也没有什么浮夸风,提前就开始到处采购粮食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度过难关。
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在发生,但是,现在这样子真的要比曾经好很多很多。
看完信件,兄妹俩心情教挺好的,“家里一切都很好呢。”
他们出国在外,最挂心的当然就是家里人了,现在知道大家一切都好,心情当然就好了。
郭无恙就取了纸笔想要写信,“哥哥,今天咱们打边炉的事情我要写哦。”
“行,你写吧,我就不写了。”郭泰安没跟妹妹抢。
说定了各自要写的内容之后,兄妹俩就各自回宿舍写回信了。
虽然这会学校已经开始放寒假了,但因为他们不回国还是住在宿舍里,所以就还跟之前一样的作息,只是郭无恙不再需要踩着滑板到处窜地上课了。
不过郭泰安就没有放寒假了,虽然假期不用干助教的活,但他那个电子收银设备还没有研究出来,还得天天跑实验室的。
星期天打了火锅,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又要恢复跑实验室的作息了,郭泰安出门之前又特意跑过来叮嘱妹妹,“实验室那边有食堂,我吃饭很方便,你在这边只做自己的饭就行,不要想着给我送餐,大冷的天,我可提心吊胆呢,还有,晚餐可以等我回来再做。”他怕放寒假的妹妹闲下来了就想着给自己送餐了。
“我不去送餐。”郭无恙同意中午不送餐,反正晚餐肯定是她做了,不过这种话不必说出来,她就照例只管做饭,等哥哥回来开饭就是了。
郭泰安叮嘱完这些才踩着滑板跑了,大雪天,踩滑板当然是不方便的,但怎么也比骑自行车要方便,所以就还是选了滑板出行。
窝在宿舍里也挺无聊的,等哥哥回来,郭无恙就试探着说想要去他的实验室帮忙,“我也好学一点东西。”
“你之前不是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