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年也有很多自内陆过来的,但也没有听说这方面的消息。

要搭乘渡轮过海的时候,温晟睿就发现了,“这边码头上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对,今年从内陆过来了不少人。”就郭元乾所知道的,“十万数是有的了。”

温晟睿有一些惊讶,“这么多人?”说起来,港城本身人口并不多,从港城人口基数来看,这十万数已经很不少了。

“各处的寮屋区又扩大范围了。”郭元乾也有去看过,“以前的这些人住笼屋还是单个的笼屋,现在的笼屋是一层一层的,少的是两层,多的是三层四层,小小一间屋子里,堆满了笼屋。就这种条件还算是好的了,起码这是在室内,有一些有野外的,就只能是给笼屋四周钉上木板防风防雨。”

就是这样的笼屋也不是那么容易能住得到的,毕竟有一些房东也不太肯做这种笼屋的,要耗费成本的啊,直接就是一个空房间分租了几十个人住,他们要怎么住,房东是不管的。

前几年那种一家子十几个人住一间屋子,已经算是很好的条件了。这种一个月三四十块钱的房租,一般的人也住不起的。

内陆来的,手里资金不够的,有可能连笼屋和大通间都住不起。

来了这么多人,也是有一些影响本地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的,据郭元乾所知道的,“有很多市民跟港府投诉了,听说港府准备严守境河了。”毕竟很多人都是从境河游过来的。

“我记得,港城不是一直都有在建公屋么?”温晟睿的印象中,这个一直都没有停过的,哪怕是换了新港督也坚持下来了。

港府是有在建公屋,一直也没有停过,但是,“建房子需要时间的,建成的公屋就那么多,港城本地人都未必能排得上号,这种偷偷游过来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的,那就更加不会有机会了。”

温晟睿叹了一口气,这还真的是在哪里都过得苦。

是挺苦的。

但是,有很多人这会不觉得苦,历尽千辛万苦过来了,起码就能活下去了,再努力拼搏一把说不定就能活得很好。在他们看来,只要肯拼搏,港城遍地都是机会。

车队从路上驶过,稍远一点的寮屋区里,有人目光炯炯地盯着这个车队,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只要努力拼搏,总有一天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到了山顶道,温晟睿吃了一碗现做出来的饺子,再收拾了一番,就要跟妻子去拜访大舅哥。

他们要回来是有提前说过了,说了回来就会上门拜访,所以这回就不用先递帖子了。

周秀茂也在家里等着,看到妹妹妹夫他脸上略带了点笑,他用了郭无恙推荐的祛疤药膏,伤口淡了很多,起码也能略笑一下了,不过虽然他高兴看到妹妹和妹夫,但他却有一些不太能理解,“明轩不是早有建好宅子了?也装修得挺好的,都是在山顶道,你们怎么还非得要住你外甥家里?”

“两边住,两边住。”温晟睿打了个哈哈,“等从漂亮国运回来的东西在家里布置好,我们就会经常住家里了,但偶尔也会去元乾家里住一住。”

周秀茂听了妹夫的话不太相信,就去看妹妹,“你若是觉得在外头住着也好,不然就过家里来住。”

“这就不用了,等家里收拾好了,我们会经常住家里的。”周秀秀本身跟丈夫一样,跟大外甥一家感情好,所以愿意住过去,但跟大哥,说起来,他们都有五十来年没有见过了,也就是小时候的感情好,但真的跟丈夫大外甥一家比起来,又没有那样好了。

想当初,大姐的孙女她都肯托付给大外甥一家呢。

周秀茂被拒绝也就没有再说了,反而说起来生意上的事情,“上回王九那边牵线买维多利亚港海边的地皮,我也挑了一块。小温你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