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就对王鸿闻工厂里新建的那栋楼很感兴趣,“机器设备搬进去有试用过吗?生产加工的效果怎么样?跟在一楼地面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在不同的时段试过好几回了,因为我们地基打得深,楼板也厚实,机器设备用起来跟在地面使用的效果差不多,其实从其他方面来说,生产车间在楼上比在一楼地面要好一些。港城这边,时不时刮一场台风,连冬天都逃不过,机器在一楼地面,经常被泡水,没有在楼上安全。”
要说港城的台风,那确实是时不时就刮一场的,夏秋两季台风比较频繁一些,冬春两季台风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过。
台风刮起来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伴随着暴雨,工厂本身的防水工程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会受到市政工程的影响,从而产生积水。
“这样说起来,楼房式的厂房使用起来效果也不是特别地差。”沈先生之间也有见识过郭家的厂房,不过制衣厂的机器总没有纺织纺纱厂的机器重,郭家的纺织车间也是放在一楼地面的,感受的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
王鸿闻觉得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工业用地卡得有点严。新涌工业园这一片能买到的地皮我们都买完了,现在港岛这边也少有比这边更大块的地皮了,九龙就更加没有了,其他区,有大块地皮出售那些,手续麻烦是一回事,关键还是过于偏僻了一点,在那边开厂招工不好招啊。”现在内陆来的人,基本上就是固守在九龙跟港岛这一片,哪怕是是住寮屋区也要死守在这边。
“那确实是只能先往高了建厂房了。”沈先生觉得这些年港城市政工程也确实是多,特别是填海,这真的是大项支出,钱从哪里来,就是靠这些收入了,想起填海工程,沈先生就想起来王鸿闻那块地皮了,“你在海边买的那一块地皮,据说是已经交地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修建?”
说起这个王鸿闻也有一些郁闷,“地是已经交了,但要建楼还得再等呢,我这边准备建三十层往上的高楼,开建得太早会影响进行中的填海工程。但在海边,建得太矮不合算。”
“那确实是建高点合算一些,其实在维多利亚港买地皮建写字楼还是挺不错的,那边一片,我听说都是这样打算的?”沈先生当时没想着买地皮,也是没有想过要做房地产的,现在倒是觉得可以买一块。
王鸿闻也有打听过跟他相邻几块地皮的情况,“都是想建高楼的,也都是跟我一样的处境。我听说有两家不太等得下去,想出地皮了。”
“真的想出还是假的想出?”沈先生就有一些感兴趣,“真的想出的话,我也想买一块地皮。”
王鸿闻倒是觉得将来写字楼隔壁相邻的是相熟的人更好,就很主动地说去打探一下消息,“要是真的想出,我就在中间牵个线。”他还问郭元乾呢,“郭叔有没有想法?”
“那边的地皮之前就不便宜了,现在应该更贵了吧?”郭元乾觉得价位太高的话,自己也这边就算是买得起地皮,也未必能有钱建高楼。
王鸿闻也略有一些了解郭家的财力,“不然郭叔你问一问温先生他们,温先生不是说想来港城定居么?说不得有这个想法。”
“成,我晚些时候问一问。”郭元乾倒是觉得舅舅还真的有想法也说不定。
沈先生就提议,“那也问一问仲坤。”说着他就笑了起来,“本来是在说陆六去一趟德国的事情,倒是把话题给扯得有一些远了。”
还真的是,原意是想着郭泰安郭无恙出国留学,陆六跟着一起比较好。
――――――――
今天的更新。
银行办事真的好慢,上午去,两点才办好,晚上只喝了一罐无糖八宝粥,饿得不行。吃了中午饭,找了家咖啡馆,眯了一会,码字一会字,下午五点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