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也不好讨论制衣厂的事情,干脆就练习起粤语来了,有孙卫平和苏语恒在一旁纠正,倒是说得挺热闹的。
回到洋房,郭宅一片漆黑,旁边的张宅灯光亮堂人声热闹,人多晚上就挺热闹的。
能想像得出来,这会他们正一大家子坐在客厅里聊天,最近张家的喜事也不少,五金厂的订单一张接一张接,他们也招了不少新工人,张可昭又考上了港大,虽然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收到,但张启桦查过了,女儿可昭已经确实是被录取了,这是稳了的,只等开始发放通知书的时候领回来。
“要是舅舅跟二弟都找到了,那我们家也会很热闹的。”郭元乾以前对能否找到舅舅跟二弟是没有太大的信心的,但是昨天舅舅都有隐隐约约的消息传过来了,想来二弟的消息也不会太远了。
安梅按亮大门口的路灯,“嗯,舅舅有消息了,二弟的消息应该也快了。”
郭元乾自打听孙女儿说过,弟弟在几十年以后是有找上门来的,就没那么担心了,虽然不能早些时日相见,但是知道弟弟在某一处活着,或者活得还挺好,那就可以了。
等大家歇下了,夫妻俩准备说一说商铺的事情,安梅也有想法,“既然商铺要开起来,就不能只挂一条裙子,我看这边的有一些女校都穿旗袍,不然也做一些普通料子的旗袍,这个我是熟手,用缝纫机也做得来。”
“旗袍做一些,洋装也做一些,我们那边跟那一片办公楼离得不远,那边我看也有一些女文员是穿洋装的。”郭元乾往制衣厂跑了好多回了,已经留意到周边的情况了。
安梅做洋装的经验不足,“我看着那杂志上的女装没见过实物心里都没有底,倒是无恙比我还厉害一些,今天她做的这条裙子,不比杂志上的差。”
“她是有机缘的。”郭元乾一向不拿孙女当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的,“不然叫无恙闲时也研究一下时装杂志,再做几件小裙子出来。现在他们兄妹有补习老师,倒是功课这一会学得挺好的,每天的休息时间也不必用来看教材了。”
安梅想了想,“也行,叫她看看,能出几件洋装就行。”
夫妻俩说着话,又把明天的赠礼给检查了一遍,听着前院有了动静,是陆六接了邱瑗夫妻两个回来了,看着他们这边的灯还亮着,就过来打了一声招呼。
“去休息吧,明天早上要早些起来。”郭元乾没留他们夫妻说话。
陆六邱瑗夫妻应了一声回了房,别看郭家人都觉得这边的房间小,但对于陆六邱瑗夫妻来说不算小了,他们之前是跟别人挤着住这么大一间的房,中间就用一块薄木板隔开,有点什么动静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虽然他们夫妻不是不能过这样的日子,但这样的环境于他们无益,因此听陆六说了这边的情况,邱瑗就跟制衣厂提了辞职。
因为邱瑗有能耐,进了厂没几个月都快要威胁到上司的地位了,上司早看她不顺眼,看她主动提辞职,当即就批了,巴不得她赶紧走。
夫妻俩洗漱一番,躺在小床上,感觉前些日子的憋闷气都一扫而空,“我看这位郭东家还挺好的。”邱瑗没跟着丈夫喊郭掌柜。
“是挺好的。”陆六点头,“一看是我,二话没说就招了我,你来了也二话不说接纳了,还让你做管事。其实你别说,郭掌柜挺有能耐的,当初帮忙打理生意调|教伙计,一处打理好了就换一处,当时帮了很大的忙。”他有一些感慨,“我没想到能在港城碰上他,原本以为他会跟着儿子儿媳妇在津沽享福的。”
邱瑗是听丈夫说过的,“他们的儿子儿媳妇都在东北战场上牺牲了。”两个老人家怎么就领着三个孙辈不远千里来了港城,“在津沽也不会太差啊。”
“我已经在打听了。”陆六碰上意料之外的人自然会打听缘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