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十个人有九个身上带着一股子明显的洋气。
郭泰安虽然在大不列颠留学了五年,但他本身有能力,进去才一个学期就被教授看中,再加上他会功夫,在很多外国同学看来,这是很厉害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完全没有什么自卑的情绪,更没有要入乡随俗去学大不列颠的讲究。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不显洋气吧。
到了津沽大家就没有那么担心了,本来他们也是选了一家跟码头离得不是特别远的餐馆吃的早饭,这会到码头也没有花太久的时间。
车子在码头停下,郭泰安空手下了车,他的行李早被薛旗给抢过去了。
但没想到,送他们的人从后备箱里又翻出来一个大包,“这都是一些京城的风味,是我们的心意,小郭同志你可一定要收下啊。”
“你们太客气了。”郭泰安当时去帮忙,就没有想过要收什么好处,毕竟,他是自愿带资料回来,也是自愿送予内陆的,听说缺的资料,他也是自愿去补资料的。
没想到给他整理了这么大一个包裹,“这也太重了。”
“真的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而已。”这船是要去港城的,所以他们是不好上船的,就把这个包裹交到了薛旗手里。
至于薛锋,他不光是手里拎着行李箱,背上也背了一个大包裹呢,已经空不出手来了。
郭泰安还想拒绝,却被对方催着上船,“小郭同志,趁这会人少的时候,上船吧。”
上船倒是不难的,这艘邮轮沈家跟王九少家里都是有股份的,因此郭泰安只要拿出来特制的VIP卡,上船就能挺顺利的。
但眼看着对方是坚持要送这么一个包裹了,郭泰安推不掉,只好收下,好在如果只是京城风味的话,应该花费不会太大。
一路护送的人眼看着郭泰安他们一行三人顺顺利利上了船,在那入口处跟他们挥手了,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赶上了。”
“这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孩子,竟然也没有什么骄奢之气,很难得了。”这回一直陪同的其中一个人说到。
给郭泰安开车开了一路的人摇头,“也不看他是什么出身,父母可是打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干革命的,后来又牺牲在了东北战场上,做为他们的子女,小郭同志这样的表现很正常了。”
至于说郭家在港城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个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港城那边的风气就一直是时兴做生意啊。郭家祖上又有这个遗传,很正常了。”
“我就觉得小郭同志挺厉害的,他一个人,把那么多的资料都补全了呢。”对于他们这样的老大粗来说,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了,“那么多资料,我看都要看得头晕,结果小郭同志还给背下来了,默写的时候完全不迟疑的。我听所长说,这要不是小郭同志心里有数,又拿得稳,还很这么熬夜补,很难补得齐的。”
关于这几点,大家也是很佩服的,“从昨天,不对,现在应该说前天了,从前天接到小郭同志,到他补完资料为止,他统共也只有昨天上午睡了四个小时,这份毅力,真的好难得。”
真不愧是英雄的子女啊。
大家这会也没有急着先往回赶,既然是过来送人的,怎么也要看着客船走了才好。一直到他们看着客船出发了,这才开车回京城。
郭泰安一上船就补眠,倒是没有留意这个情况,是薛旗薛锋留意到了,虽然不解泰安到底帮的是什么忙,累成了这个样子,但是看在人家这份诚心的份上,却是也不好生气了。
而郭泰安这一觉从早上一直补到了晚上,中午都没能起来吃饭。薛旗跟薛锋商量了一下,到底也没有中午喊人起来吃饭,而任由郭泰安继续补眠,准备要是晚上还醒不过来,就要喊醒人了。
好在郭泰安到了晚上就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