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无恙没想着去牛津?”王鸿闻听说郭无恙也选了剑桥有一些奇怪,在他的印象中,牛津大学也是很好的大学呀。
郭无恙自然是有她的理由的,“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她的艺术细胞不太浓厚,比不过她对科学钻研的兴趣。
“原来是这样子。”王鸿闻是知道的,郭无恙一向爱搞科学研究,选剑桥不选牛津也就说得过去了。
虽然已经选定了学校,但高考成绩都还没有出来,也不用焦急现在就赶过去,现在港城的航班很不少了,飞往大不列颠还是很方便的。
就算是不搭乘飞机,搭乘邮轮也没事,这几年往返大不列颠的邮轮速度稍微有一些提升了,大概是五个星期就能自港城到大不列颠,算起来时间还是够用的。
郭元乾还是不太想泰安无恙兄妹俩搭飞机飞过去,他觉得搭乘邮轮也是来得及的,“恐怕这次要带不少的行李,还是搭乘邮轮更方便吧?”
“飞机行李寄存也算是方便。”郭泰安这次搭飞机回来也带了不少的东西呢。
郭元乾最终还是劝着泰安先去内地祭拜父母,“你就算是不去别的地方,往返一趟也要半个来月的时间,不如你先办了这件事情,回来看情况再做决定。”
也就是因为郭元乾这样的想法,郭泰安才会在妹妹无恙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就出发前往津沽了。
因为郭元乾心里有这个想法,所以早早就给准备好了船票,又有签证也早早给办好了,郭泰安是只管带着保镖出发就行。
现在前往内陆的邮轮速度也不算慢,但在邮轮上想跟家里通讯就不是那么方便了。等他到达津沽想打个电话回家报平安,才发现在津沽打电话是没有在港城打电话那样方便,这种跨境电话只能是去营业厅打的,然后去了要排队,排队轮到的时候,还有可能因为线路问题这个电话接不到家里去。
郭泰安只能是发了一封电报回家,说明自己已经平安到达的事情。
打不了电话,郭泰安就直奔烈士陵园,父母的英雄碑在哪里爷爷他们说得很清楚,郭泰安在门口登记之后,都没用问路,直接就找到了父母的英雄碑。
英雄碑前放了不少的花束、糖果、烟酒之类的,郭泰安这才放心把自己带过来的供品也拿了出来。
一直听说内陆都是以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为主,他还担心不能上供品呢。
跟妹妹和弟弟只能在相片里找寻父母的模样不同,郭泰安是还记得父母的样子的,毕竟父母最后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他也有十二三岁的年纪了,因此对父母的形象记得很清楚。
他将供品摆好,上了线香,然后敬了三杯酒,“爷爷奶奶身体很好,妹妹和弟弟也是茁壮成长,身体好得很,妹妹都参加高考了呢,她等这一回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到时候就会跟我一起去剑桥留学了,我还得再照顾她一两年。家里找到了很多亲人,爸妈你们应该是知道的,跟小叔祖跟舅太公他们重逢之后,大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差的。爷爷一直很庆幸,当初去了港城,这才有了小叔祖跟舅太公他们的消息。”
其实庆幸的不只是这一些,如果他们没有去了港城,没有邀请张家舅太公一起搬到薄扶林道的洋房,可昭表姐大学庆功宴那一会就有好些人要没了。
郭泰安看着父母面容带笑的相片,“是你们在地底下保佑我们吧?”不然妹妹怎么会有机缘的呢。
敬了三杯酒,郭泰安又把带过来的纸钱给烧了,这是爷爷奶奶亲手做的黄表纸,他和妹妹弟弟帮忙压的元宝印,算是他们的心意了。
将所有的纸钱一张一张地烧完,郭泰安检查过没有火星,又检查了线香的安全,这才起了身,供品、酒瓶跟酒杯他都不准备带走,又满了三杯酒之后,他将还有大半瓶酒的酒瓶跟供品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