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折子戏唱完,就是相声表演了,带着那种特有的腔调,在场最多的就是津沽人,还有就是申城的,但都听得懂这相声表演,不时地就笑出了声来。
小家伙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的,还别说,这么一听,感觉还挺不错的。
相声节目一退幕,就是杂耍表演了,这个跟魔术表演不太一样,魔术表演略有一些偏西式风格。这个杂耍就有一点中式风格了。
开场有抛球的,有抛碗的,有原地翻跟斗翻个不停的,有把棍子给转成花的,也有骑着独轮木头轮子满场转的,然后还有人拿了一根竹竿立在地止就开始往上爬的。
这么多的表演一齐上场,看得大家都有一些眼花缭乱了。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前奏,等这热闹的前奏结束了,就是木偶表演了,几个木偶表演完了一戏之后,就是皮影戏表演。
大家看得那是相当地过瘾啊,平时一回子哪里能看得到这样多的表演呢。
等这些热闹都下去了之后,就是中式乐器表演,什么古筝、古琴、琵琶等一起合奏的那种。
这个可比什么萨克斯更合大家的胃口,这一曲罢了,换来了热烈的掌声。
等这个中式古典乐器表演结束之后,几个拿琵琶演奏的并没有下台,而是直接退了退,到了靠近幕后的地方,然后一个老先生抱着一把三弦琴上台了。
这位老先生还没有坐定呢,沈先生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要表演评弹?”
“对。”王鸿闻点头,“费了点功夫才请了老先生过来了。”他放低了声音告诉沈先生,“老先生迁居来港城之后,就没有再以评弹为生了,不过港城求生不易,老先生挂心家里的晚辈,我替他们家几个孙辈解决了一点工作上的问题。这才请了老先生出来。”
申城跟临安和姑苏都离得近,沈先生自然是听过评弹的,这会他戴上眼镜仔细端详了一下老先生,发现竟然是认识的,“原来他也迁来港城了?”
不过,老先生坐定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开始拨弦开说了,沈先生就安静了下来。
等听完这一场表演,那位老先生下台了,沈先生才起身去后台找人,过了一会才又回来了,告诉大家,“这位朱老先生,我此前在姑苏是认识的。没想到他也迁居来了港城。”这把年纪了为了家里的小辈还要出来接表演的单子,可见是日子过得不算太好。
“可惜港城这边,粤剧一派独大,其他的流派不太能生存得住。”沈先生来了港城这么些年了,也算是了解港城的情况。一则是粤剧算是港城本土的,这个表演的戏班子更多一些,很多人没得选择,入乡随俗,也就听上了粤剧。二则是有一些人大概是为了随众,哪怕是不太能欣赏得到的,也都放弃了家乡的那些,改为只听粤剧了。
沈先生看向王鸿闻,“你今天晚上能请得来这么多的班子,也是挺厉害的啊。”
“好早就在找了。”王鸿闻早在第一回提船的时候,就想着除夕夜的热闹了,“那会还是今年暑假里呢,提前这么久想办法找人,也算是给找到了。”
不说沈先生满意,就是其他人看着这些自己更熟悉的表演也是很满意的,温明轩一家难得看到这么齐全的节目,心里那是心满意足得很。
王老太爷更是冲着自家那一群亲眷们把自家这个孙辈给夸了又夸的。
大过年的,也没有人扫他的兴,也没有人敢扫他的兴的,一个个都附和夸赞,把王鸿闻给吹得快上天了。
亏得王家老早就已经分家了,就算是王老太爷手里还有东西,哪怕是全部都给了王鸿闻,也比不上王大少分到的家产,不然恐怕又是兄弟阋墙的开始了。
所以王大少这会陪在老祖父跟父亲身边还挺端坐得住的,嘴里也跟着夸赞了这个异母弟弟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