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闻看来,郭元乾交朋友是有一套的,很少交到那种品性不好的。他这边就不太好说了,鱼龙混杂啊。
郭元乾一听就感觉这件事情还挺大的,“代执股份,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请来帮忙做的。利益动人心,说不好以后会怎么样。”还有一点郭元乾没有说出来,如果一直以来还是持续了此前的路线,那他推荐某人代执股份,也有一点明知故为的不妥当了。
毕竟,关于过些年对于资本这一块的极致排斥,郭元乾是有听孙女儿说过的。
如果仅从这一方面考虑的话,郭元乾觉得,“找人代执还不如就由你们继续持有了。”至少王家关系亲近的都是在港城这边了,不至于会影响到其他人,也不至于会因为清算之类的事情而无法及时脱身,“资格这一块,我认为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这些年有那么多的华人回国了,他们也有继续在内陆做生意,总不至于就没法继续持有自家企业的股份吧?”
“华人么?倒是我想差了。”王鸿闻之前只想着自家之前是内陆的身份,后来迁居港城就是港城的身份了,但想一想,好像也是可以运作的。但凡还有一丝可能能够继续持有,王鸿闻还是不想变动的,毕竟他们家开的纺织厂规模大,还是很需要从内陆继续采购生丝的。
郭元乾看王鸿闻有想法了,也就没有再继续提供意见了,说起来,就王九少家里的买卖,他也没法提供什么意见。就他从年轻时开始接手过的买卖,自家的银楼,那顶多跟海商买点异域珠宝,除此之外,就没有做过什么进出口贸易的。
后来迁居津沽之后,烧酒坊也不算是什么大买卖,即使是那些年他在外头跑的,也不能说是大买卖。来了港城,家里先是开了小制衣厂,后来小打小闹地开了首饰回收加工店,再后来就是入股了安居公司。
但这些跟进出口贸易关联真的是太小了,也就建筑材料跟永福超市里面的货品有很多是进口的,但这个王九少就搞定了,没用上他操心。
王鸿闻过来原本是想请郭元乾帮忙推荐个品性好的人帮忙代持股份,但这会受到郭元乾的启发,他觉得可以另外运作,也就暂时用不上他人帮忙代持股份了。
郭元乾把王鸿闻送走了,也就没有再过问这件事情,不过看建筑材料跟永福超市的工艺品还是有在正常从内陆采购回来,想来这件事情应该是圆满解决了。
到了三月份里,就听说新的第二套人民币正式发行了,可以前往兑换。
郭元乾想了想,觉得很可以兑换一套留做纪念,非年非节的也就不必非得要陆六跑一趟宝安县了,就托王九少那边帮忙兑换一套。
这等小事王九少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他还略问了问,是不是这个有收藏价值。
“这个说不好,我也不会看这个。不过兑换一套留做纪念还是可以的。”郭元乾就说连之前的万元面额,他也有留了一套做纪念,“往后小辈们跟这一个时代离得远了,也好让他们看一看这些,了解了解一下我们的这个时代。”
原来是这个缘由,王鸿闻觉得这可能就跟自家老太爷偶尔会拿出来一些自己保留下来的物件跟小辈们讲古差不多吧。
但转念一想,每个人所处的时代都不一样,老太爷那会还有经历过有皇帝的时期呢,后来又是闹革命,一轮又一轮,终于有了而今的生活。于他们来说,没有战乱已经算是好时代,但也许将来,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可能也不够那么好呢,让小辈们了解一下那些过去的事情,着实有必要啊。
王鸿闻不由得也起了跟郭元乾一样的念头,收集自己所处年代的东西,将来给小辈们长见识。
三月过完,郭元乾就跟大家提起了回内陆一趟的事情,之前只是想一想,这回算是正式定下来了,“等无恙他们放了暑假就出发,我们订快船,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