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那个曹杨新村?”沈先生也有所耳闻呢,“听说是集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环境,交通等资源为一体的大型社区?”
沈逸舟连忙点头,“原来爹你也听说过呢?我们一直想建的就是这样的大型社区,不过九龙那边没法建起来,所以就都是小户型楼盘,是在港岛这边了才开了锦绣城项目,不过,看起来不是很成功啊。”
“房子不是都卖得差不多了?”沈先生觉得房子已经都卖掉了就算是成功了啊。
沈逸舟摇头,“其实有很多都是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人买了好几套的,这个不能算是正常的销售状况,而且,当时锦绣城卖得也没有新风园这些楼盘顺利,我们后来也有了解过,锦绣城这种项目,受众面还是不太广,所以,接下来我们可能要等上一两年再开这种项目了。”
“小户型这一块一直是卖得挺好的,你们不准备开了?”沈先生有些奇怪,“难不成有卖得好的项目你们就是不想做,只想做理想中的项目?”
倒也不是这样,“九龙那边,我们也没剩下几块地皮了,而且,现在九龙那边建楼的实在是有一点多,我们准备先开发港岛这边的市场。再有,商场这一块也算是比较重要的项目,安居公司将来名下有了这些商场,就是一些能比较持久的收益了。今年的工期也太赶了,建筑工人们劳累了快一年,撑不住这样的高强度的劳动了,必须要放缓速度了。”
“你们想得挺明白的啊。”因为沈逸舟将大部分的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安居公司,沈先生就花了比较多的心思打理了自家的产业,听儿子说明年安居公司不会比今年就更忙,请喊他回家来管管,“总不好都交给我一个老头子来打理吧?”
沈逸舟失笑,“你这还没老呢。”不过,他也知道今年出口贸易又是极为红火的一年,也愿意帮把手的,“行,明年我分一半时间打理家里的产业。”他看了妹妹和弟弟一眼,“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能长大啊?也好分担一二啊。”
“不要指望我。”沈逸昭毫不犹豫地说到,“我准备要出国留学的,说不得会在国外搞研究,不然你指望一下逸群吧?他明年也有八岁了吧?可以开始学习怎么打理家业了。”
沈逸群不敢置信地看着姐姐,“姐,你也知道明年我才八岁啊?叫我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学着打理家里的产业,你这行为是不是太过丧心病狂了一点?”
“那没办法,”沈逸昭看着父亲跟大哥,“就只有辛苦你们两位了。”
楚汀兰看得有一些好笑,但她也不太喜欢打理家里的产业,整天要在工厂里转悠,她也觉得挺辛苦的,还不如在船务公司干活,起码在办公室里坐着嘛,“你们两个再辛苦个十几年,等逸群大学毕业了,就可以帮忙了。”
“大学毕业我也还年轻啊。”沈逸群嘀咕了一句,不过,想一想大哥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要开始帮忙打理家业,他能大学毕业再帮忙,好像已经被优待了?再挑剔的话说不定大学就不得自由了吧?因此嘀咕归嘀咕,沈逸群倒底也没有表示反对了。
沈先生看着家里三个小孩子你推我我推你,有一些好笑又有一些欣慰,别人家的晚辈真的是打小就开始争产了,他们家的小朋友,倒是把打理家里的产业当成烫手山芋了啊。
了解过大儿子的合伙公司,沈先生也说了说家里的产业,“公历年四个季度的贸易额都有出来了,你也有在报纸上看到了吧?加工贸易这一块,现在是整个港城的大头,转口贸易已经是持续往下跌了几年了,我听说,可能还要跌。”
“转口贸易额持续下跌是跟欧美封锁内陆经济有关吧?”沈逸舟觉得这个暂时没办法,“我听说常凯申那边时常派军舰拦截国际货轮?”这个他是听王九少说的。
沈先生点头,“公历六月份的时候,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