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梅还留意到,两个女保安,有一个不在,她问了一句,才知道,原来那个阿燕趁着过年放假的机会,回家探亲去了。
制衣厂去吃尾牙宴的时候是将大家的工资都结清了的,所以不管是来得晚的阿燕阿芳两个,还是其他人,这一次都有领到了薪水。
阿燕还中了特等奖呢,加起来有两百多块钱了,这会的港币比较值钱,回一趟内陆还是回得起的。
阿芳还在问呢,“安东家,听说厂里在建厂房?是不是建好了之后要大批量招工的啊?”
“是有在建厂房,等那边建好可以投入使用的时候,是准备要大批量招人的。”这件事情也没有特意瞒着人,所以制衣厂的女工们基本上都知道制衣厂有在建厂房的。
阿芳边听边点头,然后又问,“到那个时候,招工还是只招女工吗?”
“那会应该不会只招女工了。”安梅摇头,起码有一些搬搬抬抬的活,特别中染厂那边,还是需要一些力气比较大的男工的。
阿芳松了一口气,“那会不会有什么其他限制啊?”
“这会我们还没有定好条例,到时候会出通知。”安梅想起来阿燕和阿芳都是石硖尾受灾民众,就提醒她,“听说石硖尾要建公屋,受灾民众可能都有资格申请租住,你有没有留意这件事情?”
阿芳隐约听说过,但没想到这事真的能成真,她有一些激动,“只要是石硖尾的受灾民众就能申请吗?”
“具体的条例我也不清楚,但是应该至少要证明你们石硖尾受灾民众的身份吧?”不然岂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说自己是石硖尾受灾民众了?
证明?阿芳想了想,“我们有证明的。一个是跟房东签的租房合同,我们都有留着。还有一个是当时工作人员登记我们的身份的时候,给了我们一张条子,我们也有留着。”毕竟当时她们两个因祸得福办好了身份证件,所以那张条子就一直没舍得丢掉。
“那这样应该就足够了吧,但我也不清楚这里头的事情。”安梅建议她有空最好是去那边打听打听消息,“万一真的遗漏了消息,那可太亏了。”
阿芳也认真地点头,“是的啊,要是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以后都未必有机会了。”虽然听起来说的是公屋,只能租住,可是不租住公屋她们也只能去租住其他的房子啊,而且既然是给他们这些受灾民众建的公屋,租金总不了意思出得太高吧?
阿芳决定今天就去那边打听打听消息,如果真的是有在修建公屋,她怎么也要去占个资格的。
安梅也是想起来了提醒一句,虽然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式定下来,但是等定下来了再去打听,说不定迟了呢。
阿芳也明白安东家是好意,于是谢过之后,就收拾了一下去搭渡轮过海打听消息去了。
服装店的生意一直到天将黑的时候才慢慢冷淡了下来,路上没有什么行人了,安梅看服装里的客人都走了,就催着几个售货员赶紧打烊,“晚上就不开店了,明天服装店也只开到下午三点钟就打烊。”
“我感觉除夕的生意会更红火呢,下午三点就打烊,太早了一点吧?”谭鸿霞最近领了一份很丰厚的薪水,恨不得就住在服装里了。
安梅摇头,“该要买东西的,拖到明天上午也就差不多都买了,下午那么晚了,再下决定的也不多。”
“反正我们明天没什么事情,不然就下午五点再关门吧。”谭鸿霞看向其他几个售货员,“那个时候可能会稍微清净一些,到时候,思思你跟我一人守一个店,其他人,就先下班回家吧。你们要坐渡轮过海,我跟思思不用过海。”
谁也不能确定除夕的时候渡轮是几点收工,也不太敢耽误,其他三个要过海回家的也就同意了谭鸿霞的提议,“成,那我们就下午三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