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等等,对了,小时候还学过三百千,背过一些《论语》,不过后来上学之后,就比较少学中文了。”听起来,学得挺多的,但数一数,好像也不多?
“那你学过的不少呀。”郭无恙觉得明玉姑奶奶应该能看《聊斋志异》,“我晚点找给你,你可以慢慢看,用来打发时间。”郭无恙想起来两边的学习内容不一样,而爷爷还让陆叔叔打听明玉姑奶奶她们入学的事情,会不会有可能有港城上学反而对他们无利啊,“姑奶奶,你们学校的学习内容还有高考的内容跟港城应该不一样吧?”
温明玉也不知道港城这边是什么样的课程,不过,“我们在那边学的课程跟漂亮国以外的内容几乎没有呢。”
所以,就算是明玉姑奶奶她们在港城上学,于她们回漂亮国参加高考一事好像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舅太公说准备在这边呆半年,那你们的学业,怎么办?”郭无恙觉得高考是很重要的事情。
温明玉抿嘴笑了笑,“不用担心,我平时表现还可以的。”
“哦。”郭无恙似懂非懂,这个高考跟平时的表现有太大关系吗?她是不懂漂亮国那边还有推荐这么一说。
温明玉看她这样子也估计她没有弄明白这里头的事情,“我们学校的任课老师还有校领导,都是可以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大学读书的,我有几封推荐信,有他们的推荐信,平时表现又不差,考试的时候只要考不是太差劲,基本上入读心仪的大学问题不大。”
“咦?这么好的呀?”郭无恙觉得这个推荐制度挺不错的呀,“姑奶奶你好厉害啊,那么多人推荐你。”
温明玉被夸得有一些不好意思,“就还好。”
“港城都是要自己考的,可昭表姑就考上了港大,大家都高兴坏了,表舅太公还在酒店里摆庆功宴了,好多客人呢,连可昭表姑学校的老师也来了,爷爷奶奶还给一桌的客人做陪席呢。”要知道,连搬迁新宅表舅太公家里都没有设宴呢,这也是很大的喜事呀。
温明玉边听边点头,“靠自己考上大学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啊。”他们这种可以靠推荐信打开门槛的又有一些依靠外物的意思了。
但在郭无恙觉得,不管哪种方式,都很厉害。而且,自己的努力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外人的推荐信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外人可不像自己这样好掌控啊。
温明玉被她吹捧得眉开眼笑的,感觉这个辈分很低的甥孙女,说话还挺好听的啊。
郭无恙不觉得自己是说话好听,她就是实话实说啊。
做月饼最是打发时间,光是搓揉这一步,就花去了不少的时间,等着蒸月饼皮的时候又要调馅料,月饼皮蒸好了,又要包裹好馅料再定型,然后烤制。
就这么着,半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曹师傅也没有一直守在这里,他还得去隔壁张宅帮忙准备晚餐的,上午只偶尔抽个空回来一趟,直到要准备午餐了,才停留的时间长一点。
阿茹也过来帮忙做午餐,今天定好了今天中午大家在这边吃饭,晚上则是去隔壁张宅吃饭。
郭无恙就带着温明玉去找《聊斋志异》,这些是放在二楼由客厅改成的书房里,来港城也才三个来月,书架上还有一些空,而且放得比较多的也是郭无恙他们之前补习的时候看过的书做过的试卷。
像志怪小说这类东西少得可怜,这本《聊斋志异》还是郭元乾带着打发在从津沽来港城的船上时间用的,不过后来他在船上到处打听跟港城有关的消息,这书就给兄妹弟三个打发时间用了。
温明玉翻开看,正好翻到《考城隍》这一篇,她不由得就念了出来,“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
短短几百字,就讲完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