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纺织业跟成衣业了,出口额那是一月比一月高,听说光这两个行业,就占了港城今年一半的出口额。”
“出口额的一半,这确实是红火啊。”整个港城的出口额可不低的,“听说不少申城来的大老板都是投资这两个行业?”王九少地头不熟,还得打听呢。
陆六点头,“本地此前没有发展得这么好,大型一点的纺织厂、制衣厂基本都是申城来的大老板投资的,他们也不光是投资这两个行业,什么银行业、电影业、轮船业都有投呢,听说也有投资房地产的,只是房地产这个不太好投,港城这边目前只卖楼,不拆卖,一栋楼可不便宜。”有多少人能轻易买得起一栋楼啊,他们夫妻俩薪水也不低了,就这也不敢想的。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陆六感觉,这位王九少倒不像是想移民的样子。
“家里也有点船业。”王九少对银行业跟电影业不熟悉,但轮船业还是熟悉的,只是他们家的船只不跑远洋,“我看出口做得好,轮船业也该是红火的。”
陆六点头,“听说出口过于红火了,现在订船都要排期,不是想订船立马就有的。”王有财老板跟许家的许老板合作投资一艘轮船,也是想着排期更顺嘛。
“这样说来,银行业也该是挺红火,这几块都算是出口带来。只电影业又是怎么红火起来的呢?”王九少能理解跟出口相关的行业红火,不太能理解电影业的红火。
陆六也没弄明白这里头的问题,“我不太懂,在我看来,就是拍电影,在电影院上映,赚票房。我也有去看过,好像也不比在戏院里看戏的感觉更好。”
“这里头该有其他的奥妙。”王九少不懂,但有时候也愿意了解一下这里头的东西。他吃完最后一口饭,把餐盘搁下,“你若是不急着回郭家,劳烦你晚些时间载我在周边转一转。”
陆六听郭东家的意思,原意是将自己借给王九少这边开几天车的,自然不会推辞,“这边是九龙,如果去港岛就需要过海。”
“郭东家一家是在港岛那边?”王九少是见过郭元乾发给张老大夫家里的电报内容的,自然知道郭元乾家的地址不在这边。
陆六点头,“郭东家是投奔长辈而来的,长辈就在港岛,也就一起在港岛安居下来了。”说到这里,他不免提一提太平山顶,毕竟看意思,这位王九少有意定居港城,这种消息他说一说权当卖个人情,最后又说了一句,“张家舅爷跟郭东家都有意想买山顶的房或地。”
“嗯,太平山顶。”王九少隐有耳闻,这么看来,想在港城这边发展,还得从众啊,他把这事记在心里,并不多提,只说,“今天先不过海。”王九少暂时不想离酒店太远,免得祖父跟父亲探问。
不过海那就先在港口逛一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