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雪间是真的困了,迷迷糊糊地问:“那我醒了,你是不是就在后院练剑了。”

他听到于怀鹤说“是”。

坠入深眠前,归雪间隐约觉得,或许是于怀鹤知道自己已经习惯了睡前有他的存在,又或许是……这个人也不想离开。

*

一夜无梦。

在书院休息一晚后,第二日,归雪间醒来,他推开窗,外面吹进冷风,于怀鹤果然在练剑了。

于怀鹤收剑,两人一同去吃饭,吃完饭,又喝了药,归雪间去周先生那里报道。

别的学生可以在居所里待两日适应环境,归雪间不同,他是个有先生的学生,自然要早点过去。

周先生身边的书籍堆积如山,整个人埋在书里,只瞧见一个凸起的发髻。

他耳朵灵,没有抬头,一听声音,就知道归雪间来了,招了招手。

书院将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有修为,一类之前没有修行过。两者间头一年的课程有很大不同。

譬如修仙的第一件事引气入体,就要有一个脾气和善的先生来教。教完了,还得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入门心法。

但归雪间又不一样,他没有仙骨,再有耐心的先生对他也是束手无策,所以这门课被周先生划掉,由他亲自来教。

归雪间说:“先生早上好。”

周先生手中的笔一顿:“你说这是早上?”

归雪间:“。”

幸好周先生也没在到底是不是早上这件事纠缠到底,拿出几本册子:“你一本一本的试。”

归雪间翻了翻,桌案上摆了七八本入门心法,《妙觉经》《无为心法》《镜无七法》之类。

根据归雪间对修仙之事不多的了解,这么做似乎不怎么靠谱。

照理来说,不同心法的运转方式有差别,稍有差池,就会走火入魔,所以不能轻易更换,须得徐徐图之。但归雪间浑身经脉空无一物,只是试一试,又有师长陪护,应当不会出现什么大差池。

很多时候,归雪间不是担心失败,而是害怕被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归雪间翻开《妙觉经》,先是粗浅地读了第一篇,又默读了几遍,就记在心中,开始修行。

引气入体后,归雪间的心神无比平静,他能感觉到微弱的灵力在自己的经脉中流转,积蓄,变得纯粹,最后却没有去往灵府,而是消散在了经脉中。

一个大周天后,归雪间停了下来,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

周先生一言不发,扔给他下一本。

归雪间继续读书,很快理解并背了下来,运转《无为心法》。

如此循环往复四次后,归雪间被风吹得有点冷,四肢麻木,提出要走两步再继续。

周先生饶有兴致道:“你知道一般初次运行心法,能在十次中运转成一次大周天就算有天赋的了吗?”

归雪间:“……我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他也会像别人一样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就修了四本。

他不想变成一个特别的人,他只希望自己能平平无奇地修仙。

周先生却没让他继续:“看来这些都太简单了,我再帮你找找。”

语气很像是挑大白菜,这根大白菜不好,换个更好的,若是被准备上这门课的先生听到,恐怕要气死。

每年很多学生都卡在这里,最简单的功法都很难理解运转。

归雪间不是很明白,他问:“先生,心法的最后灵力总是要通过仙骨进入灵府的。但我没有仙骨,灵力就那么消散了。”

周先生语调上扬,“嗯”了一声:“灵力可以留存在你的经脉中,即使是再微弱的灵力,也能修行法术,这是常人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