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倒也没多少人计较那些两岁多的娃娃没有记工分,到底大家也都知道,真正三岁以下的小娃娃农活做得并不多,叫他们加入娃娃队伍更多的还是被看管比较多。

替家里的娃娃争取到了好待遇大家也都欢喜,不去去水库的分不到公社的粮食,但是大队部还出了一部分粮食,再加上娃娃队伍还有半天课,工分年底结算的时候还能分粮分钱,大家还真是再说不出来什么不满意的。

其实老门山的日子过得很不错了,社员们都是有亲戚在周边的,清楚的很,隔壁哪个生产队也没有老门山这么好的的条件,家家户户青砖瓦房小院且不提,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多久没下雨了,排水渠、河道都已经干枯了,大家还能从水井里打水给浇到稻田里菜地里。

哪个村的产量都低得可怕,几乎颗粒无收,老门山至少还有产量。

再一个值得羡慕的是老门山的大队长,是个非常为社员们着想的领头人,当初旧币换新币的时候大家早有准备,没有受到大损失。

之前浮夸风盛行的时候,一个个把产量吹上了天,老门山的大队长就死死的稳住了,没叫社员们有什么大损失。

高炉炼铁,老门山也是顺顺利利的过了关,其他生产队不知道被折磨的多惨。

天气不对头的时候,又丢失了罗科长的订单,大队长又安排将菜地大部分都给种了红薯跟玉米,干旱的时候,没有水,水稻产量低,红薯到底还不错。

至少别个生产队艰难度日的时候老门山大家有红薯又有陈粮撑着,也没哪个有饿到了。

去年开起大食堂,那么多猪都养下了,虽然搭不上县城肉联厂的关系没有好好脱手,但是,这反而是好事了,那么些腌肉熏肉,不管是自家吃还是转卖给了公社,这都比之前真的卖出去了要好。

听说,现在买猪肉都很难买的到了,隔壁县沙河镇的肉摊子前每天天没亮就排了老长的队,但是不一定买的到肉。

外头的纷纷扰扰直衬得老门山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好。

朱娇娇家在周边的生产队没有亲戚,但是也听说了那些艰难。

受浮夸风的影响,有些不了解详情的城镇人家甚至都以为农村真的是满山遍野的粮食。

“这些好事情追根究底其实是来源于你。”朱立勤知道女儿老是担心自己引发坏事,“没有你咱们老门山这边就跟石棉大队,老田大队,青云大队一样了。”

朱娇娇这都是桥湾公社过得最惨的几个村子,因为不靠近桥湾公社镇上,没有分到罗科长的订单,周边又没有山脉,靠不上吃山,也没法吃水,过得确实是不好。

罗科长的订单是被优先分派但桥湾公社镇公所周围的几个生产大队去了,由于干旱,收益自然没法跟老门山的曾经相比较,但相比较而言,其他的生产大队更不好过。

朱娇娇接受了父亲的好意,没再老是想着自己会不会造孽,放了些心思在外头。

这天她注意到那堆青砖少了很多,差不多只剩下一个底子了。问了才知道,原来好些人不想赶夜路回家,都是住在老门山。

跟老门山沾亲带故的自然就住亲戚家,那些沾亲带故的就住了老门山在养殖场清理出来的屋子。

都是些眼里的有活的人,听说那些青砖都可以随便用,就在工具房和仓房搭起大通铺来了。

据看过的人说,每个屋子除了门口的位置,四周都沿墙边砌了大通铺,有手巧的还拿了木材做了柜子,间间屋子都住满了,挤是挤了点,反正是好好的住下了。

还有些人挤不进去的就相中了那些空着的猪圈,大队长也没有二话,大家想住的就住,大不了这些猪又赶回各家各户。

朱娇娇家还是接收了那批专家们住下了,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