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 / 3)

“那我看产量够用的。这间教室里的这台机器是织造布料的,那边教室里的几台机器是纺纱用的。”孙工领着叶有华看完织造机器又去领去看纺纱机器。

边走孙工还边解释,“要将棉花织成布料可不简单,先得将棉花纺成棉纱,棉纱纺好之后才能用来织造布料。”

“纺纱也是挺多的流程的,先从清棉到梳棉再到精梳后并条,然后再由粗纱到细纱,功能不同机器也不同,现在这间教室里所有的机器都修得差不多了,算是能用了。”孙工把教室门推开。

这间教室里就有好些台机器,因着机器数目多一些,在这里照看的人也多一些,钱工,郑工他们领着一群小伙子,都在这边。

叶有华一直知道,棉花纺成纱,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当然,纺纱这事老门山也是可以人工做到的,可是人工纺纱既麻烦速度也慢得很。

而且就算是好容易把纱线给纺出来了,要从纱线织成布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人工织出来的跟机器织出来压根没法比。

耽误的这些功夫还不如用棉花换布料划算,所以,老门山的棉花除了用来弹成棉被用,大多时候还是用来跟上头去换布料了。

叶有华看着正常电力运作的机器有些入神,他算是能体会到一点点的妻子所说的,科技兴国这几个字的意义了。

刘支/书看了一圈,问明白了产出比例,“这可比拿棉花换布料划算呢,也比咱们自己人工操作好太多了。人工既麻烦也没什么好效果。”

“咱们也是这么想的,队里年年拿着棉花去换布料,也忒不划算了。要说这机器还是在试用中,不算完美呢,不过,夏天来了,得换衣裳,先紧着用吧。”钱工听了刘支/书的话也笑着说自己是一样的想法。

现在老门山好些人家都是用的鸭绒被,又或者是鸭绒棉花各一半的被子,所以棉花用就得不那么多了,但是年年还得种好些棉花,一是上头有任务的,二也是棉花可以用来跟上头换布料,否则凭着一年的那么几尺布票,大家哪里穿得起新衣服呢。

“厚布料的织造咱们慢慢研究也行,反正冬天还早着呢。先紧着薄料子用。”孙工是这么个意思,“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咱们这以棉花为原料,最后织出来差不多都是本白色的颜色,颜色有些微泛黄,也不是那么白的。颜色这个问题,还得大队部再群力群策,想法子出来。”

钱工也也稍微离机器远了些说话,“要照我说,这染布料的方子还得去想办法淘一淘,得找个好些的法子,别跟那有些乱七八糟的布料一样,深蓝色的衣服穿出来,一身白色的底衣都得被染成蓝色了。”

大家听了就有些哈哈大笑起来,但钱工这话,说得确实是事实。

钱工说的这种是有些劣质的布料,染色染得差劲,经常会脱色,会把别的衣服给染坏。

叶有华心里对于这件事情早就想过了的,之前是因着机器还没有改修好,提也白提了,这会就能好好提一提了,“咱们这机器既然已经是改修出来了,那就得想办法把这染色的问题给提上了。这事慢慢来,夏天还好,可以先做些上衣穿着,夏天穿一穿本白色的衣服还可以的。”

把这一连串的机器给看完了,看着一团团的棉花最终是如何地变成布料之后,叶有华跟刘支/书才各自归家了。

回到家里,叶有华跟家里说起来这件事情还是有些激动,“薄布料已经是能织出来了,就是那一团一团的棉花经过一段流程之后织出来的。我看那一连串的流程走下来耗的时候不算久,以我来看,布料织得不算是太慢。”

“厚布料孙工那边说是研究研究,再调试调试也能调出来的,毕竟本来就是厚薄布料都能织的机器。只不过因着是旧式的人力机器改的电力机器,所以没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