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3)

们老门山的少年郎去某某地方当兵去了呢。”

第二天下午荣军才回了老门山,他忍着激动先去找了大队长,把通知书拿给大队长看,大队长戴上老花眼镜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好!好!好!”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荣军啊,你替咱们老门山争气了。”

荣军挠着脑袋嘿嘿地傻笑。

荣军要去当兵了,朱氏家族就有人盯上了荣军的屋子,说是愿意出钱买,现在大家都不缺钱,别管是出多少钱,屋子卖出去肯定是不划算的。叶有华昨天便跟朱氏的族老通过气了,“荣军当兵是咱们朱氏家族的荣耀,怎么能够让荣军在外头出生入死地拼搏,咱们却让他将来无家可归?”

这些族老们别的可能不注重,但是家族荣耀却是时刻记挂着的,叶有华这话也确实是有道理,不能他们朱氏家族好容易出了个好苗子,他们却亏待这个好苗子。

所以不管是谁提出来了这话,族老们都是一口就回绝了,还叫大家以后精心些照料着荣军家的屋子,“别以后荣军回来探个亲都没窝了。”

荣军安安心心地去当兵去了,具体分配到哪里现在还是未知的,得先去省城集合先训练一段时间,然后再由省城那边进行统一的安排。

送走了荣军,这件事情办完了的叶有华心里又安稳了一些,老门山的日子也过得平淡了起来。

~~~~~~~~我是乖巧听话的分割线~~~~~~~~~

转眼间几年过去,从穗城回来之后叶有华也没有再跑去其他城市跑买卖,就连已经跑过的几座城市的买家也没有再亲自去拜访过,平时都是电话、信件、邮寄包裹往来,好在合作这么些年以来大家的订单往来还是很顺畅的,这些个买家的货款也没有拖欠的行为,像京都的苏科长和沈市的蔡克敌基本上订金都是早早地就汇了过来,中款尾款也都会准时准点的汇款,申沪和穗城的会稍微慢一些,但只要验过货没有问题也就会安排汇清货款了。

这几年叶有华就连楚南县城也都去得少了,因为楚南县城这几年一直在大搞整、顿、风,从六一年年底到现在,各种名义的检查组、举/报/人、被/举/报人、趁乱闹事的、无故牵连的,楚南县城乱得很,一开始还只是在县城里大搞,后来慢慢地就扩散到了周边的城郊。

再慢慢地辐射到离县城更近一些的生产队,嗯,这个叫做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叫城/乡/社/教/运/动。到了农村也就不是普通的名目了,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四/清/运/动”,主要是“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

去年五月份的时候上头还有内/部/文/件下发,倒是纠正某些错误之类的,但是,有句话叫作一发不可收拾,开展起来了掌控就难了。

那是怎么想起来要清哪个生产队的呢?或者是怎么知道要清哪个生产队的?

是检查组收到举报信,某某某举报某个生产队干部有徇私行为,又例证该干部生活条件如何,平时行事如何,于是收到举报信的检查组就上门来检查。

这种事情还没有到一举报就一个准的地步,但也有一些确实是有问题的,别管有问题的是多少,反正,上头很重视这个举报信就是了。

经常会听到辗转传过来的消息,哪个生产队的哪个干部被查证属实,就地革职,家产也被抄/没弥补损失去了。

叶有华眼看着妻子焦虑了起来,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凭他怎么宽慰都没有用,有时候躺也躺不住,干脆坐在窗前发呆,白天还要装作无事人一般的模样去劳作,叶有华也不敢将这些事情说给岳父听,凭谁听到自己的死期可能到了也没法安定如常的,犯不着多拉一个人担心。

晚上睡不着,白天还得上工,也不能老是这样下去,叶有